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西凤村农民按照“三个有利于”大胆进行土地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6日12:43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引言:几乎没有一场变革不需要伟大的思想作为先导。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时提出了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中,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生产力的发展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离开了生产力标准,其他两个标准也就无从谈起。

法拉利版奥林巴斯 手机中的战斗机
雅典快讯 新浪无线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潮阳区西胪镇西凤村人在发现老体制出现新问题时,排除了一切思想干扰,勇于变革。今年初,一万多农民签名出让属于自己的责任田,由集体统筹出租,从而让千亩抛荒田成了丰收田!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庄在“三个有利于”伟大理论的指导下,近年来静悄悄地对已经执行了数十年之久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大胆改革,取得了农民增收、集体创收的喜人局面。

  西凤之变

  建筑之乡千亩丢荒之痛

  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西凤村,潮汕地区闻名的“建筑之乡”。

  西凤村人口多达1.3万人,耕地面积却只有3300多亩,人均不到三分地。改革开放以后,不少村民为谋生路,纷纷洗脚上田组织建筑队到深圳、广州、珠海等地从事建筑行业。至今,全村有4000多名青壮年劳力外出做建筑工,全村有大大小小的包工头200多个,工程队达80支之多。

  问题随之而来了: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家里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因为部分家庭缺少劳动力,西凤村逐渐出现了大量农田抛荒的现象。刚开始,很多外出闯世界的村民不愿自己的责任田丢荒,就把田地无条件地给亲朋戚友耕种。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村里出现了一些“田保姆”。

  可随着村里青壮劳力的大量外流,寄种的田地越来越多,种田的人越来越少,加上肥料和农药涨价等因素影响,田地寄种还得贴给“收养人”肥料和农药钱。否则,没人愿意“收养”。没过几年,因为种田亏本,就连“田保姆”也不干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低落。

  到了2001年,村里丢荒的耕地达1000多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农田,居然成了很多村民的累赘,成了农民心头之痛。

  《登记表》里万人拱手让田

  西风村的党支部书记李钦雄算了一笔帐:人均三分地,每年税费60———100元、肥料100元、犁田200元、收割费160元、农药40元,每亩田一年的成本至少600元,而一年两造共产出一吨,以每吨1000元的粮价计,剔除应付的成本,一家人一年的辛苦换来的回报微乎其微。“所以抛荒怪不得村民,新形势下,机械执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不行的。”李钦雄说。2002年,西凤村党委会、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大会为此举行了特殊的讨论会。大家形成共识———耕地必须重新整合!一场有关农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变革在西凤村上演了。西凤村开始了第一次“耕地调剂”,把700多亩丢荒的土地统一规划为鱼池、菜园和果园用地等,然后公开出租。10多位村民分别租下了这片荒地。此举不仅使荒地重获生机,还造就了村里一批农业专业户,也为村集体每年增加了14万元的收入,同时村集体每年节省了10多万元的灌溉费用。初次尝到甜头,西凤人更坚定了进一步改革的信心。

  今年1月1日,西凤村2000多户人家都收到了一份《2004年村民承包田调整逐户登记表》,分不分田自己说了算。不分田的可以享受不上缴有关农业税等优惠,60岁以上的村民不再分田也不上缴有关税费。这份简单的《登记表》一下子在西凤村炸开了锅,那些长期受田所累的村民一下子找到了减轻负担的法子,无不兴高采烈。50多岁的老李是村里一个小商店的老板。他说:“要是以前没什么别的出路,唯一活命的办法就是种那三分地,哪怕分少一小陇田都着急,可现在比种田更赚钱的门路多了,再靠三分地,日子就难过了。现在我把田交给村里处理,暂时也不上缴各种税费,可以全心全意做生意。”

  几天后,统计结果显示,全村1.3万人口,只有3000多人表示继续耕种责任田,1万多人则愿意把田地交由村里统筹处理。

  粮食收成10年来最多

  据此,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从耕地中划出1200多亩灌溉和交通较便利的良田作为责任田,平均分给愿意耕田的农户。其余的2000多亩耕地依照土质和灌溉条件不同分为三个档次,分别以每亩每年70元、80元、140元的租金租给农户,租期为四年。

  这种“责任田+租田”的新模式引起了村民的兴趣。那些想多耕田的农户纷纷踊跃租地,千亩抛荒田全部实现复耕。这一次,西凤村又增加了一大批农业大户。而不愿意种田的农户也都卸下包袱,一心一意搞副业。集体增加的收入则用于修建机耕路和排灌设施。

  如今,走在西凤村的田地里,极目处是“田成方、树成行、路相连、渠相通、灌得进、排得出”的标准农田,再也看不到杂草丛生的荒地,原先靠天的“干渴田”成了旱涝保收的“丰产田”。今年夏季,西凤村复耕的千亩农田迎来了首次丰收。今年虽然种田的人比以前还少,可全村的粮食收成和集体收入都是10年来最多的,而集体付出的灌溉修渠等费用却是10年来最少的。

  重返田园夺得大丰收

  村民李来锐是西凤村这次土地变革中诞生的“准地主”,村里有39亩的沃田交给他经营四年。他把这些农田依据各自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分别种植了水稻和其他经济作物。今年先行插秧的10亩水稻田早已结出金黄色的穗子,颗粒个个饱满结实,收割完一上秤,亩产高达600公斤左右。对于李家来说,这是个史无前例的丰收年。

  李来锐说:“年初村里未实行耕地调剂之前,我家四口人,按人均三分地计算,也就一亩二分地。这一亩多地,小打小闹,效率低、效益差,一年到头付出的人力和肥料可以说是白白地扔在地里。”他是一名工程施工管理员,每月有近2000元的收入,足以维持这个家庭的生活,所以对种田一直很不感兴趣。可如今,他却主动选择了重返田园当起了耕种大户,与村委会签订的租田合同书,首期付还两年租金4600元,拿下了这39亩地四年的耕种权。39亩地,这相当于以往一百多个村民的份额。李来锐的妻舅是澄海的种粮能手,两户合股经营,分工协作,手下还雇了四五名田园管理工,今春先行拿到的十亩地插下秧苗,另有十亩地种上香蕉。夏造收割的6000多公斤稻谷已贮存在李来锐家中仓廪中,恰逢今年粮价上涨,李家无不笑逐颜开。

  变革从被质疑到被肯定

  无论什么样的变革,刚开始都可能碰到这样那样的非议。西凤村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同样遭遇种种质疑。一些人认为这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违背了国家的土地政策。也有人担心这种做法会导致耕地功能的改变和管理的失控,可能更加影响粮食生产。

  巧合的是,西凤村党支部书记李钦雄的父亲在解放初期也是村里的领导。李父当时看到公社化“大锅饭”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挫伤。于是,他在当时的潮阳县率先进行耕地包产到户的改革。为了此事,他挨过批评,但后来在全国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证明他是对的。如今,李钦雄又带头“革”了他父亲曾经冒险坚持下来的制度。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人问过李钦雄:你的父亲是怎么看的?李钦雄说,他也没有反对。反正只要是对村民有好处的,就错不了。

  对此,汕头农业部门有关人士认为,西凤村的这次改革,不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否定,而是一种发展。任何制度和体制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广东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人均占有量跌至建国以来最低水平,粮食总量降至33年来最低。与此同时,大片农田丢荒,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曾经提高广大农民生产热情、推动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遭遇新的问题。在这种严峻的背景下,西凤村的实践经验给我们的粮食生产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观点一:

  清华大学求是学会———

  农村经济的出路

  在于集体经济

  清华大学求是学会的分析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亘古不变的法宝。当下,这种体制已经遇到了很多问题,小农经济的许多缺点不断地暴露了出来。中国农村经济的出路就在于集体经济。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现在农民们都已经认识到了,把地分了种不再能够为他们继续带来改革初曾经带来的利益了,只有规模经营,才符合市场的需求。但规模经营既有资本家的、私人的规模经营,也有集体的、公有制下的规模经营,后者才是我们的方向。

  观点二:

  农村问题专家陆学艺———

  租田制应是一个

  发展方向

  著名农村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学艺教授认为,租田制的推行是一件好事情,从长远来看应是一个发展方向。时代不同,农民要奔小康,不能再像以往那样每家每户只种几亩地,把人拴死在土地里。应该鼓励种田大户多种田,像潮阳西凤村的种田大户,一户就种上几十亩,有利于规模生产,收益好、地没荒,农民多了收入,国家增加了粮食,一举多得。陆学艺教授同时提醒农村在推行租田制中要注意千万不能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给没收了,推行租田制,手续一定要完善,避免产生产权纠纷。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