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抗联女兵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08:45 沈阳晚报
  2004年8月15日,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老人安详地生活在城市的一隅,回忆起硝烟四起的年代,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时间回溯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结束,每个中国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们热烈欢迎8年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同年秋天一个26岁的女战士从前苏联回到祖国。

  她就是参加过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情报女兵周淑玲。

  受苦受难的童年

  1919年,周淑玲出生在黑龙江宝清县三道河子村。那时,周家挣扎在贫困线上。淑玲的母亲一共生有4男4女8个孩子,贫病交加中,只有淑玲和妹妹活了下来。淑玲8岁那年,父亲坐了大牢,而母亲难承生活重压,撇下一双女儿,离开了人世。

  就在这样一种近乎绝境的情况下,懂事的淑玲没有怨恨的眼泪,而是背起还不到两岁的妹妹,在这个亲戚家住一天,在那个亲戚家住两天,过着流浪的日子。可不到两岁的妹妹需要奶吃,而弄不到奶的淑玲只能把烀熟的土豆碾碎了喂给妹妹,把煮烂的米汤喂给妹妹。有一回妹妹消化不良,连屎带尿弄得到处都是,气得亲戚将她们赶了出去,并且说:“你把这孩子摔死算了,养不活的!”淑玲含泪把妹妹抱到河边,给她洗了个澡。那时,淑玲心里惟一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

  淑玲老人坐在摇椅上讲这些辛酸往事的时候,眼里闪着不易察觉的泪花,她说:“我们姐妹俩遭的那个罪呀,三天五天也说不完。”八十多年过去了,那种苦难依然不能释怀。

  师长的小交通员

  淑玲带着妹妹流浪三年后,父亲从监狱出来了,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但1931年,日军开始入侵东三省,整个东北在动荡的时局里飘摇着。1935年,日军扑进了周淑玲的老家———三道河子村。在那沦陷的年代里,淑玲亲眼看见日本侵略者在家乡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从此,淑玲的心中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同年,淑玲的三叔周庆三结识了共产党员郝贵林领导的抗日队伍。从那以后,三叔带着淑玲做起了郝师长的交通员。

  那年秋天,三叔弄了一袋东西放在房子的顶棚。一天早晨,郝师长带着几个战士来接头,还没等进屋,在地里打场的四叔便发现了“讨伐队”,于是他大喊“黄皮子”来了。听到喊声的郝师长打马回山进了树林。敌人觉得淑玲家有问题,便留下几个士兵在院子里看着三叔,其他人则往山里追去。淑玲在屋子里还没搞清情况,但她一下子想到了顶棚上的那袋东西,爬上顶棚打开袋子一看,她倒吸了一口冷气:里面装着炸药、手榴弹和红袖标。淑玲让正在她家串门的王爷爷帮忙,一老一小从后门连拖带拽,把麻袋弄到沟塘子里藏起来。

  没抓到人的“讨伐队”回到院子里将四叔吊起来鞭打,灌辣椒水,用子弹钻手指缝。四叔虽什么也没说,但神色十分不安。敌人搜了一遍,一无所获。四叔正纳闷儿,看到角落里正向他递眼色的淑玲,他明白了,也更坦然了。有个士兵过来给了淑玲两个大耳光,打得她两眼直冒金星,但她一口咬定什么也不知道。后来淑玲转移的麻袋悄悄运到了三十二团。那些弹药在战场上开了花,那些袖标成了衣装不整的抗联将士们惟一一致的火红标志。

  同年冬天,赶路的淑玲听见隐隐的车声,她急忙挑个有利地形,趴在枯草里,偷偷观察。不一会儿,开来了一溜黄绿色军车。淑玲暗自数着军车的数量,哪些车里可能是鬼子和伪兵,哪些车里是武器和补给。根据被服数,她估计敌人大约150人。淑玲兴奋得心都要跳出来了,那些被子呀、子弹呀,正是部队急需的。于是她抄小路奔回家,把情况告诉了三叔,三叔连夜上山报告了郝师长。后来,郝师长分析了淑玲的情报,在单家亮子打了个伏击。这场战斗我方伤了一名同志,而敌方被击毙了20多人,重要的是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棉被和冬装。

  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就像一颗颗珍珠,散落一地。淑玲老人在讲述的时候,好像它们并不遥远,她激昂动情的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那是一种由智慧和阅历衍生出来的自信和“谈笑间”看“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

  后来由于身份暴露,淑玲为了躲避追捕,不得不出家为尼,躲进了宝清城的姑子庙。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后来历经重重困难,淑玲终于回到了大部队———抗联第三军。

  战火中的爱情

  1938年9月,回到部队的淑玲被编进了三十二团。盛夏的一天,三十二团正在三道河子休整,周保中军长与李明顺团长漫步在乡间的泥路上。走到一个山岗上,周军长停下来,指着不远处的淑玲说:“老李,你看那就是淑玲。”明顺对机智勇敢的淑玲早有耳闻,却从未谋面。周军长喊了一声:“淑玲。”而淑玲回头的一瞬随即点燃了明顺心里的爱情火花。

  李明顺,抗联三军四师三十二团团长,是抗联军中的传奇人物。九一八事变发生时,他是东北军的一个排长,驻防在牡丹江附近,目睹了日军入侵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李明顺从队伍中拉出一排人,插入完达山。从此,在完达山麓三江平原一带出没着一支百姓传颂、敌人害怕的队伍——天德队,天德队的当家人便是李明顺。后来他加入了抗联。“火烧警察署”、“全歼自卫队”、“夜攻专卖局”……这些真实的故事为这个游击英雄打上了闪闪的光环。

  刚到三十二团的淑玲并不知道明顺有意于她,只当他是位令人敬重的首长。有一次淑玲送老叔下山,明顺也跟着。老叔擦去淑玲的眼泪:“傻丫头,有啥哭的,咱们逃出一个是一个,将来我也上山的。”走出几步又回来的老叔对淑玲说:“将来你就嫁给李团长,这事你爷爷和你爹都知道。”淑玲看着老叔的背影越来越远,一时愣住了。

  从那以后,明顺教淑玲怎样打绑腿才够结实,教她怎样看手枪上的准星。他还会把马让淑玲骑上一程,自己则牵着缰绳,不理战士们的鬼脸,这样的追求也算是大胆了。淑玲慢慢地由不理不睬变得乐于接受这种呵护了。至于情定终身的细节,淑玲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讲了。

  异国战场的中国女英雄

  三十年代末,抗联的战斗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很多部队被锁在深山密林,弹尽粮绝。根据上级指示,三十二团将战略转移到前苏联境内。在转移中,这支队伍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生活资料极度匮乏,医药用品奇缺。到边境时,队伍仅存35人。前苏联红军接纳了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按苏军编制,周军长率领的队伍被收编为八十八旅。而前苏联红军非常爱护淑玲,给她学习的机会,让她在后方做一些工作。在前苏联的那些年里,是淑玲人生中相对平静的一个时期,也是她的个人素质飞速提升的时期。期间,她做了很多细致琐碎的工作,尤其当德国法西斯入侵时,淑玲站岗、巡逻、救护伤员……后来她光荣地获得了斯大林奖章,成为一名国际主义战士,而这时她已经升为营长。淑玲觉得自己像断了线的风筝,总在心里唱起“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秋天,淑玲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满目疮痍的祖国。没有欢庆锣鼓,没有欢喜秧歌,迎接她的是一个混乱的局面:残余的日寇、拉开内战的国民党、地主武装都来分享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随后,淑玲又投入到组建共产党外围组织“大同盟”的工作中,以团结各阶层人民进行斗争。这时人民武装也建立了。淑玲又成了战斗中的花木兰,转战在宝清、密山、虎林一带。

  1947年,宝清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丈夫李明顺任公安局长,淑玲任县大队指导员,兼管医院工作。至此,战争的硝烟渐渐散去,和平的序曲开始了。

  淑玲这个原本平凡而美丽的女子,就这样成为烈火真金,成为战火中的一朵奇葩。

  如今的淑玲老人早已儿孙满堂,她的孩子中有的像她一样在军旅生活中锤炼过,有的从政、有的从商、有的在国外发展……他们过着多姿多彩的人生。而淑玲老人愿意一个人生活,在这都市安静的一隅,守着老伴的相片,守着一份记忆。记者殷越摄影沈生记者电话:13604905736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