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潜规则,学术殿堂的腐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8日14:03 扬子晚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高考招生过程中收取学生现款换取录取通知书的事件余波未了,一位知情人士昨天又向媒体报料,称这起事件之所以“闹大了”,是因为有人打破了招生过程当中的“潜规则”。足球圈有“黑哨买球”的潜规则,影视圈也有小明星出位成名的潜规则,现在乍闻神圣的高考招生过程中也存在所谓出钱买学的“潜规则”,令人震惊。

  据这位知情人士透露,所谓招生的“潜规则”,说白了就是在“点名”招生时,难免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不涉及钱的问题。包括艺术体育类特长生、定向生等,虽然处理的方式不一样,但共同点都是不严格按分数录取,可以给某些“特殊考生”开口子,而只要存在“照顾”,就有可能存在经济上的交易。一方分数不够仍能上大学,另一方既照顾了各种关系,又有不菲的收益,双方似乎结成了“利益共同体”,因而彼此“心照不宣”,将此视为“潜规则”。

  笔者以为,对一些特长类考生在高考录取时予以“特招”,这本身不能一概抹杀,关键是把好关,建立一套严格、有效的选拔、监督机制。但遗憾的是,类似北航大这样滥用“特招”名义收钱降分的现象,不是一所高校的“偶然失误”。不久前徐州对“屯兵”当地的100多家各类高校招生机构进行了检查,发现只有40多家具备合格的招生资质,多数招生机构扛着名校的牌子行骗。招生之所以成了这些不法分子眼中的“摇钱树”,上当的家长之所以对“花钱买学上”心存侥幸,不能不说同某些高校及其招生人员不严格执行择优标准、随意降分“开口子”有关。

  高校是群众心目中神圣的学术殿堂,高考是涉及千百万考生及其家人切身利益的大事。借招生之便收钱卖学,这不仅是教育腐败的一种突出表现,更是对高考公平、公正的践踏。此种行为一旦蔓延成风,无疑会对整个社会的道德良知产生极大的冲击。随着高教改革的推进,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还将不断扩大,在放权的同时,我们更期待着用科学、公正的“阳光操作”,取代龌龊、见不得人的“潜规则”。王国柱 薛兵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