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调查2年做好试点 贵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启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9日14:24 新华网

  新华网贵阳8月19日电(记者石新荣)一项由农业部、文化部支持的贵州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日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毕节地区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等地启动。

  参与这一项目的水族科研人员韩荣培说,这一项目先期选择从江、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两县作为调查典型个案,全面收集当地侗族的水田稻作、苗族的山地农耕,彝族的旱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地农耕和畜牧养殖等传统农业经济类型的文化遗产,并逐步扩展到其他民族和区域。

  中国农业博物馆副研究员肖克之介绍,这一项目是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29个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项目之一,由农业部中国农业博物馆联合贵州省博物馆、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等机构组织实施。计划通过为期2年的实地调查,全面了解贵州民族民间农业传统文化遗产状况,积累和探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验和模式,为配合全面系统地启动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做好试点。

  地处中国西南的贵州省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早在20多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贵州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李平凡介绍,自春秋战国至西汉,布依族、侗族、水族等民族的祖先“百越族系”,就已经“垦食骆田”,居平坝、水滨,耕种水田,聚族而居,过着“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被称为“稻作民族”。源于古代“百濮”族系的仡佬族、木佬族,在当时也已形成了“椎结,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生活方式。苗族、瑶族等民族,长期过着“刀耕火种”、“赶山吃饭”的迁徙生活,长于狩猎,保存着典型的山地民族文化特征。彝族、白族等民族,则传承着从游牧到农牧并重的传统农业经济历史文化。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UC音频直播奥运赛事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北航招生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购房租房经历征文
余秋雨绝唱:借我一生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