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豪严介和从“亏本买卖”起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09:44 现代快报 | |||||||||
严介和是谁?这的确是个大多数人都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位拥有60亿元身家的富豪几乎是“过于低调”,就连媒体,也带着点无奈,封他为“神秘的资本大鳄”。 不过,既然是大鳄,就有浮出水面的时候。作为太平洋建设集团的董事长,严介和与他的建设王国每一个“水上动作”都形同巨浪拍岸———2003年底重组ST纵横;2004年4月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苏优秀民营企业第一名”;2002年起先后收购并救活34家亏损国有企业
再怎么低调,严介和还是没有拒绝记者有关邓小平话题的采访,而且在这个话题上,本来就健谈的他更是滔滔不绝。原因很简单:“我非常崇敬伟人邓小平,钦佩他的眼光和魄力,没有他改革开放、创业致富的政策,就不会有‘先富起来的一帮人’,就不会有太平洋建设与我严介和。” 严介和对“政策”的看重并不奇怪,他是“吃过苦头的”。1960年生于淮安一“书香门第”的严介和,在年少时就发现自己具有经商的天赋,可惜,那个时代没有给他半点一展宏图的机会,却让他承受了一次重大挫折。 1977年恢复高考,严介和考上了师院。毕业后一边做老师一边发展家庭副业,发动全家编织草帽、斗笠、簸箕等,自产自销,经济效益很好,慢慢就扩大规模雇佣工人了。到80年代初,严介和已经赚得二三十万元资产,成了当时少有的“大富翁”,“我敢说那时候淮安我是最有钱的。” 但是“有钱”的日子很短暂。那时淮安市成立了一个“打资部”,开始打击这些“挖社会主义墙角”的地下工厂,严介和的厂一举给端了,不但让他损失了几十万,还背上了6万多元的债务。“这件事当时轰动了整个淮安。” 不过,严介和并未就此歇手,“我还是偷偷摸摸地干,因为我相信机会终究会来的。”政策造就亿万富豪 你不能不佩服严介和的坚毅与眼光。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思想明确指出“鼓励勤劳致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直在商海搏击的严介和无时不在挑选时机,准备“因势而动”。1986年,他毅然辞职来到了一家国有企业做办公室副主任;1987年,一家不景气的企业向社会公开招标租赁,他的竞标方案以最高分中标,从一名临时工一跃成为一名厂长。任职后一个季度企业就扭亏为盈,并越来越好。然后又兼任了水泥制品厂、建材公司和贸易公司这三家公司的法人代表,严介和“自主创业”的雄心越来越“野”了。 1992年邓小平南巡,进一步肯定“创业致富”、“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严介和的“创业梦”一触即发,而且“胃口”越来越大。当年他租赁了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注册成立了淮安市引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这就是今天太平洋建设集团的前身。起步的时候,严介和“捡”了一个没人肯干的业务———南京市绕城公路第五次分包项目。明知至少要亏损5万元,严介和还是坚持接了下来。那次“亏本买卖”让严介和最终亏了8万,却闯出了名声。最终严介和成功取得了发包方的信任,南京绕城公路完工的时候,严介和净赚了800万。此后一发不可收:沪宁高速、京沪高速、南京新机场高速……再然后是介入ST纵横首入资本市场;2003年集团总产值增长1360%%,达到152亿元,效益增幅达900%。眼下的太平洋是总资产达60多亿元的大型集团,以公路、市政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为核心,同时涉足机械、新材料、建筑、园林、房产、电子、酿酒等多种产业,核心成员企业达46家,职工总数5万人。而严介和,也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亿万富翁。“要带动大家一起富” “财富如水”,这是严介和的又一精彩论断。“既然如此,那为何不让它去灌溉更多人呢?”要带动大家一起富。基于这个理念,严介和与他的太平洋集团启动了一个极其诱人的三个“2”计划,即用5年的时间,到2008年在太平洋建设集团造就2000个百万富翁,200个千万富翁,20个亿元富豪。 对外,太平洋建设向苏北扶贫,并未采取捐钱、捐物的做法,而是开展了所谓的“实业扶贫”,在苏北进行国企并购。严介和认为,这样才是帮助苏北实现“长期富裕”的做法。先富才会一起“富” 严介和说,到今天他还十分感激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不光是让自己得益,还因为他对此有着自己的深刻理解。“如果没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没有今日的社会发展以及今后的共同富裕。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除非倒退到原始社会,最终也会以失败告终。差异本身就是一种谐调,社会财富如何去发展,不可能是均衡的,山有高有低,大海有平静也有咆哮,‘共同’只有穷,先富才会一起‘富’。” 作者:快报记者 郑春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