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谁让中国孩子失去了自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6日09:27 新晚报

  .

  姜泓冰

  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南京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测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而一系列恶性事件更使大中学生的心理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手机中的战斗机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问题成了热点。究其原因,每每都归结到独生子女一代的天然缺陷、社会竞争加剧带来的压力等,对这一群体提供更多心理卫生教育和保护的呼声也随之渐高。与之如出一辙的,还有“留学垃圾”现象,从生活习惯不良、学业欠佳,直至绑架、勒索,甚至贩毒、凶杀,涉及的留学生虽为少数却也绝非个别。

  其实,真正“低”的,也许并不是年龄。许多“出事”的留学生,都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对一个被“管大”、“抱大”的孩子来说,单飞,永远都嫌太早。不幸的是,我们至今依然在延续着“管”与“抱”的基本理念,对放开后的混乱、堕落的害怕,远甚于对“管住”后的呆板与能力低下的担忧。

  不论是过去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今天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其实,所强调和依靠的都是他人的多“管”。这一教养方式,与我们封建时代的金字塔型人才选拔任用体系和后来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度,都是颇为吻合的。今天多元选择、越来越尊重人权的社会,需要的却是懂自律、能自制、不滥用自由、有独立精神和活力的个体。真要培养这样的人,就意味着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多“放”,早“放”,少“管”,更不要简单地视“管住”为成绩。

  从“管”到“放”,在一群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年轻人中,必定会出现一些迷失歧途者,令人可惜却也在情理之中———一个生命、一代人的成长必然有其代价。

  更可怕的,反倒是成人们顽固难改的“看管”惯性和保护冲动,只求一时太平不顾长远倒退的权宜应付之策。看似一时一策的小节,所牵涉的,其实是一个民族未来的社会发展模式。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