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广州惠吉西路清末民初老房子修缮失当引质疑(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8日16:37 金羊网-羊城晚报
  老红楼刷白灰顿失古风

  本报讯记者叶健强、阙道华,实习生宋金峪摄影报道:“呀,真是可惜喽,红楼外面刷白灰,味道不就全变了?!”见到记者在拍摄,一位路过的阿婆惋惜地说。

  西关大屋已经成为广州旅游的一大景观,不过除了大屋,广州市中山六路惠吉西路还有一批清末民初的老房子,也非常有特色。由于多是红砖绿瓦,居民都称之为“红楼”。可惜它们深藏在平常街巷中,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注目。记者昨天在惠吉西路看到,大部分红楼的外面都搭起了脚手架,工人们正在粉刷外墙,斑驳的红砖已经被白色涂料完全掩盖。“新是新了,但是味道全没了。”一位在巷子里休息的街坊说。记者访问了几位在这里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他们说,这些楼是清代末年开始修建的,当时一批华侨到海外打工,赚了钱之后,就参照西方的建筑风格,用地道的中国红砖盖起了具有欧陆风情的洋楼。到了民国时期,这些房子已经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街区。

  记者看到,这些两三层的小洋楼在经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之后,依然很有特色,装饰也挺考究,窗户、阳台都很有“洋味”。许多房子的外墙还残留着古旧的标语,现在一粉刷,这些东西都将不存在。一位老人家说:“其实把外墙清洁一遍,修补一下就很好看。现在涂上白灰,就什么也不是了。”

  能否在修缮的同时,将旧风貌保留下来呢?记者在采访中一直有个疑问。其实不妨参照一下其他城市的经验,比如上海,他们将岌岌可危的旧“石库门”,改造成了全国闻名的旅游胜景“新天地”。“石库门”本是贫民区,房子的改造难度非常之大,很多房子大动筋骨之后,修缮的价格完全可以建一座新房。上海人如此花费血本,无非是为保留老上海的风情,广州能否借鉴?街坊们说,成片的旧洋楼本身就记载着广州的历史,它们不只是单纯的几座旧建筑,希望有关部门从保留广州旧貌的角度出发,多咨询一下专家学者,然后再动手也不迟。
图:工人们正在老红楼上粉刷白色涂料

图:红楼套上了“白裤子”

图:一块块珍贵的红砖,就这样被抛弃

图:过段时间,这道红色的风景将不复存在

图:老式的窗户有一种简单的美丽

  (侯颖/编制)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