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企业假冒国税总局骗广告 业务员都用笔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04:34 京华时报
在国利丰公司,业务员有一套专门应对不同情况的“话术”。

  为争取广告客户,国利丰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伪装成了国家税务总局的“工作人员”。该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代理《中国税务年鉴》的插页广告。除了冒用国家机关名义之外,这些业务员还有一套规定的“话术”,用以欺骗企业。

  8月24日,经应聘,记者进入位于右外大街嘉南大厦9楼的国利丰广告公司,目击其业务员的“工作流程”。

  国利丰广告公司招聘业务员的过程非常简单,只需要填写一张表格,再参加一场面试。

  “有没有电话销售经验?”面试中,这是记者被问到的主要问题。

  负责招聘面试工作的杨经理说,在这里,实习期最多5天,如果表现好,2天就可以转正。

  应聘成功后,杨经理对记者说:“要多听老业务员是怎么打电话的,琢磨琢磨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

  以国税总局名义拉广告

  “我是国家税务总局,有项工作需要跟你联系一下……这次还牵扯一些费用问题,不多,也就是15000元。”

  9时30分左右,杨经理将记者带进一间办公室。这里有9名业务员,每人桌上有一部电话。公司一共有5间办公室,大约有20名业务员。

  此时,一名业务员正在联系业务:“马总,我是国家税务总局,有项工作需要跟你联系一下。针对税收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咱们局里正在组织一个专项的税务工作,加强税收的征管,鼓励按章纳税,在总局的年鉴上做一个‘诚信纳税展示’,这次需要咱们企业报一个材料过来,我想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名业务员跷着二郎腿,说话速度很快。“我想,咱们局里第一次找到企业,应该配合一下,递交一个简历,还有企业近年来税收当中做出的成绩。企业有困难,更应该跟税务机关拉近关系,对不对?这次还牵扯一些费用问题,不多,也就是15000元,全国统一价。这点费用,相信对企业来说也没有问题吧?”

  随后,这名业务员称,他会让办公室同事给企业发一个传真,希望对方填写后尽快回传。他是这样结束电话的:“马总,以后有机会来局里坐坐,来了给我个电话,以后加强联系。”

  记者看到,许多业务员的工作本上,都密密麻麻地记着许多企业和负责人的名称,并且注明哪些是有希望拿到单子的,哪些没有希望。这些企业分布在全国各地。

  一名业务员说,南方(尤其是广州)容易出单,但他们很少联系北京的企业,因为离得太近,万一对方跟国税局很熟,“就包不住了”。

  每个业务员都有“笔名”

  “就得把自己当成国税总局的,别人要问,就说是国税总局办公室的,如果再问,就说是年鉴办公室的。”

  一名业务员说,在培训时,经理曾经告诉他们:“就得把自己当成国税总局的,别人要问,就说是国税总局办公室的,如果再问,就说是年鉴办公室的。”

  这名业务员还说,很少有企业会问这么多,因为,“只要是企业,就得跟税务打交道,所以这一行的路是很宽的。”

  业务员进入公司后,就会被安排一个名字,业务员们称之为“笔名”。同一个“笔名”可能有二三名业务员使用。其中,冒充国税局的有“吴×”、“陈×”、“孙×”等,冒充发改委的有“周××”、“张××”等。在公司里,只有互相熟悉的业务员,才知道各自的真实姓名。

  记者以讨教经验为由,与其中的一名业务员“吴×”攀谈起来。

  吴说,他已经在这个公司待了1年多,而待得最久的已有5年左右。

  在向记者介绍如何打电话时,吴说:“通过很多渠道都能知道企业总机。最好找一把手,一把手找不到就二把手,再不就找财务上的负责人,总监或者是经理。”他特别强调,没找到老总之前,尽量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意图。

  当记者问,公司业务员有没有分工,万一几名业务员把电话打重了怎么办。吴说,这种事情比较少,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要说得巧妙:“哦,已经通知过了。那你们单位落实得如何啊?别跟别人争论,一句带过去就退出来了。争论的结果是两人都谈不好,谁抢在前面谁就去做。不然对方企业就会想,你们单位怎么回事啊。”

  这时,坐在吴身后的另一名业务员插话:“平时多积累,比方说国税局的机构、领导,你都得知道。别人要跟你说‘我跟办公室的某某’很熟,你不知道,那不就黄了吗?”内部资料记载“话术”

  “这是我们天天说的话。惟一不提的,就是‘广告’二字。”

  据了解,从1999年至今,国利丰一直代理《中国税务年鉴》插页广告,此外,还曾代理过《中国改革报》和《中国审计报》的广告。

  在记者的应聘过程中,负责面试工作的杨经理说,公司会对每一个员工进行培训,告知对什么问题该如何应对。

  进入国利丰公司后,记者在业务员的桌上见到了一些内部资料,上面记载着他们对付不同情况的“话术”。比如,对中小型企业,就说:“要表彰一批依法纳税的企业,据了解,你们企业各方面都不错,现在要你们提供一些图文资料。”而在应对大中型企业时,则说:“今年总局下来一个通知,对基层重点企业给予重点关注,有选择的挑选一批各方面都不错的企业参加。”

  对一些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为什么不找地方税务局通知企业;年年都有这种活动,企业怎么受得了等等,国利丰业务员都有相应的应付方法。一名业务员指着“话术”说:“这就是我们天天说的话。惟一不提的就是‘广告’二字。”

  那么,在签合同时,企业难道不会起疑心吗?这名业务员说:“很简单啊,就说是我们一个下属单位。”

  在每个业务员的桌前,放着记录他们每天电话量的文件夹。记者看到,业务员最多每天要打300多元的长途话费,最少的也有四五十元。在这些电话中,一位姓王的业务员称,成功率在5成左右。

  企业

  难分真伪疲于应付

  “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能得罪他们。但是企业也确实很难,我们只能说企业困难,婉言谢绝。”

  国利丰公司的一张有关《中国税务年鉴》的广告报价单注明,半版广告1万元到15000元,整版广告3万元到35000元。在此基础上,公司给业务员的提成是8%,而每3万元是一个台阶,上一个台阶,业务员就多得3%的提成。

  8月26日,记者致电黑龙江三江食品有限公司李总经理。此前,记者从国利丰一名业务员处了解到,他曾经在几月前以国税总局公务员的身份与该企业联系。李总经理告诉记者,他几乎每个月都要接到十多个自称是某某国家机关的电话,先是发传真,让企业填表,到最后,这些人都以索要金钱为目的。

  李说:“也不知是真是假,不能得罪他们,但是企业也确实很难,我们只能说企业困难,婉言谢绝。”

  在国利丰公司时,一名业务员告诉记者,企业并不能通过查号台查到国利丰公司的电话,而他们在接到企业打进来的电话核对事情时,都非常谨慎。

  “一般情况下,企业要么以没钱没时间为由拒绝你,要么就相信你说的话给你钱。很少有企业会查你的真实身份。一听你是国税局的,谁都不敢较真儿。”这名业务员说。

  这名业务员还告诉记者,他的一名同事曾经遇到过这样一家企业,对方一听说他是国税局的,连称:“我不要广告了,你把账号告诉我,我给你3000块钱。”

  记者试图通过114查询国利丰公司,但被告知对方没有登记。

  中国税务出版社

  严禁冒用国家机关名义

  “乙方(国利丰公司)不得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出版社及某些领导人的名义强行组织征集。”

  8月25日,中国税务出版社广告部张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并不知道国利丰公司业务员冒用国税局名义拉广告一事。张说:“出版社与国利丰有协议在先,‘国利丰不得以国家税务总局、中国税务出版社及某些领导人的名义强行组织征集,否则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均由国利丰承担。”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人士也表示,企业以总局的名义拉业务是绝对不允许的。此外,记者就此事咨询了宣武区工商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国利丰业务员的这种做法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8月25日晚,国利丰总经理谭永强在得知记者身份后致电记者称,他并不清楚上述情况,“有可能是部分业务员的个人行为”。

  但是,就在8月24日,记者在该公司等待面试通知时,前台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外发传真,她说:“你好,请接受一份传真,这里是《中国改革报》。”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