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读者争相诉说名字的故事,杨秀英同名趣事一箩筐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12:03 南京报业网

  【金陵晚报报道】 一文见报后,读者反响强烈。

  一呼“秀英”一帮人回应

  六合的杨秀英说,当时农村里读过书的人不多,在生产队,只要名字响亮、好听、顺口就可以了。当时女孩的名字也只有从“秀”、“珍”、“华”、“兰”、“英”等字中任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荣誉时刻共享辉煌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意选择来组合搭配。例如:“秀珍”、“秀华”、“秀兰”、“秀英”、“兰英”等等。而且许多女孩的父母都用这些来取名,之后生孩子的父母就会想这些名字这么多人用,可能一定有它的好处,于是给自己的女儿起这些名字。杨秀英说,她十五六岁时,经常帮父母在生产队里干活。一次,生产队队长在田埂上大喊一声:“秀英——”,居然有很多人大声回应“哎——”。喊完后,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一个生产队里竟然有这么多“秀英”。

  听戏听来“秀英”

  另一位杨秀英说,母亲告诉她当时他们是一个大家庭,当杨秀英的爷爷去世后,奶奶是家里的当家人,她们姐妹几人的名字都是由奶奶一手包办的,而奶奶却又没什么文化。虽然她不识字,却很喜欢听戏,经常听得摇头晃脑,跟着直哼。当母亲生下她的那年,奶奶很迷一出戏,戏的名字奶奶已经记不得了,可是戏中的“秀英”一名就成了杨秀英现在的名字。当时她还觉得自己的名字不错,比起“桂花”、“梅花”要好多了,可现在却感觉名字还是很难听。可是用了几十年后,再改也改不得了。

  “杨秀英”巧遇“杨秀英”

  南化的杨秀英个子小,人也瘦,说起话来还有些腼腆。她告诉记者,当时她所在的车间也来了一位杨秀英,比她小几岁,也是个子小小的瘦瘦的,也和她一样戴着一副眼睛。有时候,她们在厂里遇到了,也会点下头,但是没有许多交流。她俩被分到一个科室,可经常容易闹笑话。她们那时领工资,都是把钱放在工资袋里,分发给每个人。由于她俩重命,经常会把工资袋发错。以至于领导不得不在上面标注记号,或者写上出生年月,以示区分。工资员发工资时,也得格外小心,稍不留心就会发错。还有一次广播员播报“工具室的杨秀英速来广播站”,于是听到广播的二人又一起来到广播站,到达后却发现,广播室还有一个杨秀英,原来她没听是哪个部门的,只听到杨秀英就赶紧来到广播站了,这些又让大家笑了好几天。后来,另一个杨秀英被调离了工具室后,才免除了不少尴尬。

  同名的杨秀英还有哪些趣事?请“杨秀英”与本报联系,把你的故事和所有读者一起分享。金陵晚报记者 苏丽萍

  (编辑 爱玲)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