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城里孩子眼中的农民工学生:他像哑巴一样沉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4:06 重庆晚报

  自卑: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坐在角落;成绩差;穿得破破烂烂,身上脏兮兮的,又不爱说话;动不动就一个人偷偷地哭,不跟我们城里的孩子一起玩。

  待遇:班上的一些同学的总是想方设法去逗他,奚落他,用手抓他的头发,用脚踢他;甚至一群人围在身边打他。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软弱:她跟他们论理,说着说着就趴在桌上哭起来;他被打得痛哭流涕,最后都不敢来上学。

  农村的孩子到城里读书为何总是孤独和寂寞?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差别究竟在哪里?

  带着这些疑问,我市高新区石新路小学张露、孙梦婵、陈金3名五年级学生,从去年年底开始,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在老师骆应华的指导下,联合写出了一篇近7000字的“农村入城民工子女入学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这篇名为“山那边的渴望”的调查报告,在重庆科技创新大赛上荣获第一,被市科协推荐到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又获得一等奖,同时还获得了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大赛评委评价这个报告是:用城里孩子的眼睛去看这个社会,是孩子们对特殊群体的关注。

  他像“哑巴”一样沉默

  “他就像一个‘哑巴’,整天整天不说一个字。我一直在想,这位独来独往的同学为什么不开心呢?” 陈金同学这样讲述了她的一个来自农村的同学:

  五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们班里转来一个皮肤黑黑、衣服脏兮兮的男同学,名叫莫远平。他是个“闷葫芦”,从不举手回答老师提问,同学们也不屑于搭理他。

  平时下课后,班上同学都要在教室外面转悠转悠,或是几个追追打打闹成一团。而莫远平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的最边的位置上,一声不吭,独自摆弄着手指甲,或是望着地面发愣。

  有时,一些闲着无聊的男同学拿莫远平找乐子——扯他的头发,或捶他后背一拳,遇上莫远平稍加反抗,便会有人将他扭倒在地,越来越多的男同学跟着围成一团,有的踢,有的笑……我们女同学真不忍看下去,上前劝阻,可是哪有人听?最后,常常是上课铃声解救了像木偶般被戏弄的莫远平。

  我曾试着在下课之余主动找莫远平说话,一来二去,我发现他并不是沉默寡言的人。从他渐渐打开的话匣子里,我了解到,莫远平的爸爸妈妈都在城里打工,由于爸爸妈妈长时间不在家,莫远平还要自己买菜、做饭、洗衣服。

  “我是农村人,很自卑。”有一天,当莫远平嗫嗫嚅嚅提出他想转学时,我终于明白了他整日沉默不开心的原因。

  老师骂他是个“猪头”

  孙梦婵是学校大队长,班里的文娱委员。在她就读的五年级二班,农村来的同学几乎占了50%。令她深感不平的是,有的老师对待城里、农村同学有明显偏心:同样的成绩考差了,农村同学得到的白眼可能会多得多,受到的惩罚也可能会严厉得多。

  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让孙梦婵至今难以平静。

  “唐茂生,40分。”在全班同学打量的目光中,来自农村的唐茂生低头走到讲台边,准备接过试卷。

  “猪头,真不知你是怎么考的。”任课老师一边发泄着内心的失望,一边将试卷扔在唐茂生身上。

  “哈哈哈……”全班同学忽然迸发出一阵笑声,是轻蔑?是幸灾乐祸?孙梦蝉无从分辨,她清楚地看见唐茂生做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接着,唐茂生被罚站老师办公室半天,罚抄试卷4遍、长篇课文1遍。

  孙梦蝉说,如此“羞辱般的待遇”,那位老师从不会用来对待城里同学。虽然唐茂生非常调皮,爱和别人打架,成绩也很差,考试不及格是家常便饭,但老师也不应这样毫不顾及他的感受。

  在随后的一次家长会上,一位家长的讲话更是让孙梦婵无法释怀:“虽然我们是农村来的,但是我们也希望得到尊重,我孩子成绩差,但老师也不能骂他为‘猪头’,孩子很是伤心!”

  由于成绩太差,唐茂生已经退学。现在是否还在上学读书,不得而知。

  贺卡上她不愿留名

  “我们班以前有一个同学,上学期已经转走了,虽然她没有在贺卡上留下名字,但是我至今也无法忘记她的善良和胆小。”中队长张露如是说。

  她刚来的时候,我就对她有点好奇,因为她中午总是不在学校吃饭。一个月80元的伙食费她也缴不起。后来我听说她的父母离了婚,她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全家靠妈妈给人“烫衣服”挣点钱。

  每天中午,她要步行一站多的路程回家吃饭。因为走大马路要绕很远的距离,为了赶时间,她就走满是泥沙和石块的小路。有一次,下午上学的时候突然下起雨,她到学校的时候,整个人已经淋成一个落汤鸡,头发上、衣服上全是水。那时是冬天,她穿的布外套全部打湿了,裤管上全是泥巴和雨水,看起来狼狈极了。进教室后,许多同学一个劲地嘲笑她。

  我觉得她很可怜,心里非常同情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就有意识地接近她,终于在一次运动会上,我找到和她说话的机会。

  当时是集体项目接力赛,班上很多同学都参加了,没参加的就在旁边“服务”,送送水,加加油。我和她都站在赛道边,可是她一直没有呐喊助威。比赛结束后,她非常非常小声地问我:渴了没有,要不要喝点水。我很高兴地点了点头。她小心地把水递过来,一句话都没有说。我回过头看她的时候,发现她的脸都红了。

  接触了几次,我发现她其实很好,很善良,就是胆小、自卑,很不自信,对于有些同学的取笑也不反驳。

  不久后,一个圣诞节早上,她走到我面前,递了一张卡给我,只是腼腆地笑了笑,什么都没有说就转身走了。我打开卡一看,除了祝福的话语,她最后竟然没有留名字。我以为是她忘记了写,就去问她。她告诉我她不想留。

  调查经过

  一起上学,一起生活,但是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农村的孩子到了城里后究竟有怎样的愿望?他们的家长对城里学校又有什么样的想法和要求?怎样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由3名高新区石新路小学五年级学生组成的一个特别调查小组,利用课余时间活跃在该区各个入城民工集中地,开展关于农村入城民工子女入学及生活现状的调查。

  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包括自己学校在内的附近几所学校有40-60%的学生是入城民工子女。在小组负责人骆老师指导下,同学们先设计出调查问卷,发放给进城民工、民工子女、民工家长、学校老师以及个别农村同学的家庭。

  同学们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入城民工的生存状况。调查表明,他们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大都从事低成本或靠出卖体力为主的工作,如:棒棒、清洁工、卖菜和卖水果、在街边做小买卖、工地劳工。

  最后,调查小组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整理所得资料,并上网查询了相关的法律,在今年五月最终成文。

  “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使这个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尊重,有一个良好的没有歧视的公平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小组主要成员之一的张露告诉记者。

  调查结果

  进城农民工调查

  问题:城市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而进城打工的农民,实际上是一种农民自发的城镇化形式。那这些进城的民工在城里生活得怎么样?他们是怎样一种生存状况呢?

  结论:农民入城之后的生活质量不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感到不满意,有51%的农村孩子没有跟着自己的父母到城里来接受教育,还有约7%的农村适龄孩子入城后没有入学。

  农民工家长调查

  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得同龄人不能和自己的父母一起生活,有的甚至还被学校拒之门外呢?在校就读的农村孩子的父母又会怎么认为呢?

  结论:农村家长对城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叫好,认为教师对学生非常负责,学校的环境较好,让自己的孩子学到了许多知识。但是,大部分家长觉得学校的费用太高,占了自己平时收入的一半或一半以上,有的家庭甚至是全部收入都用在了自己孩子的入学上,因此还有一半的农村孩子没有和自己的父母到城里上学,甚至还有7%的孩子虽然和父母来到了城里而没有接受学校教育。在孩子的入学过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农民工学生调查

  问题:农村的孩子跟着进城打工的父母来到城里上学。在城里他们增长了见识,城里学校较好的教育教学质量,使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那这部分农村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怎么样的现状和什么样的要求呢?

  结论:调查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对到城里来上学感到不快乐!有近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城里上学感到很自卑,同学心理上的压力很大,有了心事也不愿意和别人谈起,这会使得越来越多的同学更为自闭。

  农村进城这部分同学的家庭生存状况也非常令人担忧,很多家长为了忙于生计,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照顾得很少,有一半同学的早晚餐得不到保证,只有51%的家长过问自己孩子的学业和生活,有四分之一的家长从来都不和自己的孩子谈心。

  学生倡议

  亲爱的同学们:

  当早上我们被街上车辆的笛声,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所惊醒的时候,他们却在清脆的鸟叫声中想床;当我们被污浊的空气熏得睁不开眼睛的时候,他们却吸着新鲜的空气,骑在牛背上放歌;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我们从来不知道的来自农村的新奇故事,是他们让我们体会到了乡村特有的淳朴。他们就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我们身边的同学。

  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我们懂得的电脑知识多,虽然他们可能没有我们看的书多,虽然他们家里可能好多天都不能吃上一顿肉,但是他们同样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身边的同学,我们也应该去关心他们,去理解他们,去爱他们。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拉着他们的手,让他们真正走进城市,走进我们的生活。

  学生建议

  社会——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广、宣传力度强的优势,加大善待民工的宣传力度。如电视台可摄制公益广告,社区和学校等团体可走上街头搞一些宣传活动。

  政府——请政策职能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保障入城民工的切身利益,让那7%入城未入学的儿童就近入学。

  老师——一定要平等地对待城里和农村的孩子。学校可多开展一些如:“让他们走进来”、“我们心贴心、手拉手”活动,让城里的孩子和农村的孩子结成朋友。

  民工孩子——大胆展示和表现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主动和城里的小朋友交流;了解自己父母进城务工的艰辛,体会自己的学习条件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提高自身的修养。记 者 赵倩 何昌钦/文图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