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我在中国养牛,挺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03:46 北京晨报

  8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门前,83岁的美国老人寒春(JoanHinton)乐呵呵地等在门口。听说可以申请中国绿卡,寒春第一个来报名。

  美国老太寒春来华50多年,1979年开始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工作,研究了一辈子牛,养了一辈子牛。“为什么要回美国?这里很好,我和我的牛生活在一起,挺好。”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寒春素描

  西安话比普通话说得好

  “有绿卡会方便些”

  寒春是第一个申请中国绿卡的,她说想要一个永久居留证,因为她已经生活了50多年的中国是她的永久居留地。

  如果不出意外,寒春将在这个月领到中国绿卡。“有绿卡可能会更好一点。现在在中国,办什么事都要身份证。外国人可能不方便。有了中国绿卡会方便。”

  寒春的三个孩子都在美国,问她什么时候会回美国,她淡淡地说,有事情的时候才会回去。问孩子们是不是常来看她,她一笑,“也不用他们常来,一张美国到中国的机票太贵了。”

  说西安话唱陕北歌

  在中国,寒春去过很多地方,这个身材高大的美国老人在陕西待的时间最多,也形成了西北人豪爽的性格。“我爱山,陕北是个好地方。”老人笑着说,说着说着竟然唱起来那首陕北民歌,“陕北是个好地方”,83岁的老人眼中闪着热情。

  在陕北,寒春住了近20年。“我说的是西安话,普通话不标准,”寒春这么说,“我在陕北的时候,人家说我中国话说得‘挺好’;可我到了北京,人家说我说得‘还行’。”老人清楚地分辨出这两个中国词的细微差别。

  带83头牛落户陕北

  83岁的寒春依旧穿牛仔裤,走起路来利利索索。问她怎么会一直在中国,她笑,“中国好,中国比美国好。”

  1948年,寒春与丈夫阳早带着83头荷兰奶牛落户陕北定远县三边牧场帮助当地改良牛羊,从此,寒春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

  “最有意思的事儿在1958年,那时候我在西安草滩农场。有一次下大雨,桥都断了。我们的农场在河的一边,要保证每天供应奶,必须把奶运到河对岸。没办法,我们放了4个大汽油桶,把船板搭在上面,再把奶放在船板上。这样,我们还是用临时‘造’的船完成了任务。”

  寒春的家 夫妇俩养牛都在行

  写字台摆满牛资料

  1966年,因为工作需要,寒春和丈夫阳早一起调到北京。最初在一个与牛无关的单位,但是这对不愿离开牛的养牛专家反复要求,终于在1979年调到了中国农机院。

  离北京市区40多公里的沙河,一块高高竖立的牌子“中国农机院实验基地”,寒春和她的300多头牛就住在这里。

  进入农机院的大院,随便问寒春住在哪儿,问谁都会热情地给你指路。寒春住的是一栋很旧的平房,家门从来不关,院子里摆了几十盆鲜花。

  屋里很暗,这是一个与现代生活完全不相适应的屋子。屋子中间有一个用旧砖头搭起的写字台,写字台上摆满了牛场数据材料(右图)。寒春不解记者的疑惑,“搭的写字台挺好,为什么要买新的?”再环视四周的家具,古老,破旧。寒春说,“很多年以前的了。”

  将丈夫葬在牛场旁

  寒春的丈夫阳早比她大三岁,也是美国奶牛专家。夫妇俩为中国奶牛品质改良和养牛机械化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去年12月,85岁的阳早去世了。老伴走了,寒春按照老伴的意思为他树葬,葬在能看见牛的地方。8个月过去了,寒春一脸开朗与平静,丝毫不见丧夫之痛。

  在牛场,同事们毫不避讳地谈起阳早。“老寒呀,现在还想老阳吗?”寒春还是一笑。她曾说:“人总是要死的。”阳早在临终之前嘱咐寒春:“你要能把这群牛管好,我就放心了。”如今,83岁的寒春日日劳作,她在每天分析牛情报告的劳动中继续丈夫的未竟事业。

  如今,老人一个人住,空荡荡的房子里只有一对夫妇来照顾她。一天三顿都是中餐,寒春很爱吃蔬菜。对于西餐,寒春早已陌生了。问她是否会感到寂寞,寒春立刻答:“没有呀,我一个人很忙,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寒春与牛 中国同事叫她“老寒”

  320头牛心里都有数

  牛场离寒春住的地方只有几百米远。每隔一天,83岁的寒春就会亲自去牛场看看。牛场中每一头牛产奶的数据,她都每日查看。牛场一共有15个人,工作人员都对她“老寒、老寒”地亲热相称,看不出外国专家与普通中国农民的任何距离。

  跟着寒春来到牛场,过铁栅栏门的时候,两条大狗听到人声立刻跟了过来,看见寒春,又乖乖地跑远了。

  作为牛场的顾问,牛场有320头牛,每头牛寒春都记在心上。她先是来到挤奶车间,看看正在挤奶的牛。一头牛一条腿瘸了,寒春劈头问工作人员,“怎么回事儿?”后又对着那头牛不断地说,“你好可怜!”

  走过挤奶车间,寒春又来看望刚刚出生的十几头小牛。牛场里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打着清清楚楚的标记,记录着牛的编号和出生日期。寒春走进牛圈亲热地抚摸着一头刚刚出生1个来月的小牛的头,小牛似乎是饿了,也急切吮吸着寒春的手。寒春怜爱地看着它说:“你把我当成妈妈要奶吃了?我这里没有奶。”

  打算住进牛场小楼

  牛场里奶牛产的奶,是供给三元集团的。寒春来到数据中心,细细查看奶牛当日产奶数据表。数据表上清楚地列出了每头牛的编号,每日三次每次产奶量,当日产奶总量。

  寒春指着牛圈中的一头奶牛爱惜地说:“它产奶最多,305天产了1万3千公斤奶。”走到牛场的每一处,寒春都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你看,这铁管都是我们自己掰的。”

  寒春说,就在牛场里,准备盖一座二层小楼,她住二层,一层是牛场的会议室和储存室,“一层为牛服务,二层我住。我现在忙得很,他们给我画好了小楼的图纸,我得一点一点地修改,别让牛受委屈。”

  晨报记者 代小琳/文 李木易/摄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