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的畸形早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2日05:27 华商网-华商报 | |||||||||
日前,西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样几件关于孩子的事: 一名7岁男童在父亲的朋友唆使下,独“闯”派出所,向派出所要求:不放他的吸毒老爸,就赖在派出所不走; 一名12龄童自称被人拐卖,被好心人收留,在面对记者时,小孩口齿伶俐、对答如流
而另一12岁男童,因偷拿家人150元钱,外出流浪4个月,饿了就去派出所,累了就去救助站,掌握了一套熟练的“混世之技”,就连亲生母亲都对儿子失去了信心…… 这些孩子的行为,着实令大人们苦恼不已。人们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些孩子咋有这么多花样为难大人呢? 模仿性和早熟性使少儿社会化程度较高 昨日,莲湖区关工委青少年辅导中心的雷春霜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小大人”现象实际上是孩子们社会化程度较高的一种表现,别看现在孩子的年龄小,但是实际上他们具有的模仿性和早熟性,使他们看起来越来越像个成人。 雷老师说,现在的孩子不光在外表上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在思维上也不那么“简单”了。孩子们在接触各种各样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模仿。比如说前文提到的孩子编造“被拐历险记”出现的多种版本,他一定是将他人的“经历”换做自己的;又如孩子们竞相给老师“送礼”,为“拉拢”同学,“请客”、“小礼物”各种方法一齐上。 雷老师认为,从某种程度和意义上来说,孩子们老到的“处事之道”并非先天就有,而是其所接触的信息和所受到的来自成人的教育“后天养成”。大人们有时会惊叹孩子们怎会如此“懂得大人的心”,其实作为社会和家庭,应让孩子自觉地、由衷地去表达自己的喜好,尊重他们那份弥足珍贵的天性。 “小大人”现象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早熟” 从事多年教育工作的侯姓老师则认为,“小大人”现象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早熟”。按大人们所教育的处事方式,让孩子们在某种“表演秀”中一旦尝到“甜头”,很容易使他们将这种打着成人印记的处事方式“学到家”,使得大人们越发不敢小觑孩子。而其根源恰恰在于成人日常生活中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表现,被是非道德观念尚未成熟的孩子“内化”为“成功的法宝”。 侯老师说,看看前面所提到的第三个孩子,不难发现,他肯定在派出所和救助站都“得手”,才可如此“成功”地在外流浪4个月。因为知道自己年龄小,“利用”这样的“优势”,博得大人们的同情。这实际上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早熟。” 如今社会进入独生子女时代,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缺乏同龄伙伴,由于在生活中面对的都是老师、父母这样的成年人,交往层面是一个狭窄的垂直面,这样很容易产生对成年人的模仿。而一些孩子的“老于世故”实在令人惊叹。侯老师举例说,小董是她班上的优秀生,在同学面前总是有意无意地暗示自己“在家不学习”,可家访却发现她每天晚上都“加班”到深夜,找来谈心才知,她“言行不一”的目的是为了“麻痹竞争对手”。 “小大人”现象不可忽视 西安市警官学校的姚彦龙老师则认为,“小大人”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应正视“小大人”现象。 他分析说,7岁男童无知无畏,独“闯”派出所,为的是让自己的爸爸能回家。从某个角度来说,可以说是纯真的童心袒露出来,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魄”,可能是受人唆使所致。男童的纯真也就如此地被大人们给“利用”了。 姚彦龙说,6到13岁原本是儿童发展的上升期,可现在儿童的童年都被挤压了。现在的孩子虽然年龄小,但接触的事物多,他们凭眼睛去看、去模仿,在行为上跟着感觉走。而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成长问题,儿童应在与同龄人和家长、老师的交流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成长中享受童年的快乐。社会不应该将孩子们速成地拉到成人世界来。 作为孩子成长的两大场所———学校和家庭,应按照教育规律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人为地“加速”孩子成长无异于拔苗助长。另外,过早进入成人世界的孩子,并不表明他们心智已经成熟,相反他们的成长限于模仿,缺乏对自我的认识,等真正到了成人年龄,反而往往不会独立思考和应对生活。本报记者 刘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