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古稀”管线见证城市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4:13 哈尔滨日报

  本报讯 (邓凤滨记者刘韬)我市市区供水管网改造正在如期进行,此次大规模改造,主要是针对服役50年以上的老管线,它们见证了城市发展的历史。

  南岗区民益街到北京街、海关街150延长米的老管线正在改造中,据史料记载,这段管线铺设于1936年。专家初步估计,我市待改造的老供水管线达121公里左右,分别铺设于日伪时期、解放初期、文革时期,材质包括钢管、铸铁管、水泥管、球墨铸铁管。日伪时期遗
日立为中国全力以赴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留的铸铁老管线,管壁上还留有“昭和”等字样。现存最老的一段管线,位于南岗区中和街,建于1931年,当时用于给火车加水。哈排水集团公司70岁的老顾问陈锡忠有“活地图”之称,据他介绍,上世纪30年代,管道自来水被引进了我市,当时所铺设的自来水管管材都是进口的,那时的自来水并不是给普通百姓享用的。解放前,哈尔滨市民生活用水分为两种:沿江一带的居民食用松花江水,内地居民则以手压水井和大口土井为主,其中部分水井水质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矿物质。1932年,伪政府曾对市内416口水井进行水质分析,其中100口不可饮用。日伪统治时期,出于自身健康和战争的需要,先后建起了顾乡、王兆、文庙等配水厂。1939年以后,日伪统治者开始筹划地表水处理,并建起了新阳、沙曼屯等净水厂。日伪时期,管道总长150公里,日供水能力1.2万吨,主要向日伪统治者供应。东北解放后,经过政府的巨大努力,全部陷入瘫痪的水厂等逐步恢复、提高了供水能力。

  据省革命博物馆的杨春胜书记介绍,建城百余年的哈尔滨,地下埋藏的每一节老管线都已成为文物,都是历史的见证和记录。据悉,省革命博物馆准备尽量多收藏这些“老管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