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为什么买不到“低价药”?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9:12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本报记者 蒙志军 沙兆华

  9月7日,本报以《一份尴尬的药品清单———群众问:哪里能买到“低价药”?》为题,报道了长沙市常用低价药品短缺的现象。为什么买不到低价药?低价药究竟到哪里去了?记者对此作了一番调查。

日立为中国全力以赴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史诗大作倾情放映 新浪点点通个性天气

  “没有利润,我们当然不生产!”面对记者的提问,几位省内制药厂负责人的回答几乎众口一词。记者了解到,买不到低价药有多种原因,其中,生产低价药利润下降是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生产低价药利润会下降?原来,为了解决药价虚高问题,国家从2001年以来先后降低了1000余种药品的价格,平均降幅在15%以上。这些降价药中,也包括了一些原本价格就不高的临床常用药,如治疗佝偻病的维生素D3注射剂,本来就只有0.4元一支,止血用的维生素K4片本来只2元钱一瓶(100粒),也都降了价。低价药降价后,收不回成本,所以有些厂家不得不停止生产,转而生产高利润的药品,这样一来,一些低价药品便从此“淡出江湖”。

  记者继续追踪了解到,一些低价药表面上退出了江湖,实际上并没有退出,药架上冒出的不少“新药”、高利润的药,实际上就是原来的常用低价药,只是已经“改头换面”,一般人不知底细而已。省人民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黄艾平向记者透露,在一些厂家,一些低价常规药只需将剂量、剂型甚至是包装换一换,再换上一个新名字,就成了“新药”,价格便可以成倍上蹿。比如,政府规定1克、3克的某类药降价了,厂方把它改成2克、4克,政府规定某种注射剂降价了,厂方把它改成片剂、胶囊,便都成了“新药”,自然也就有了“新价”。这种“新价”就是高价,如果价格不高,就显不出药品的“新”。再比如,人人皆知的阿斯匹林,原每片价格仅0.03元,治疗一般的头痛感冒效果很好,但现在不少医院开不到这种药了,取而代之的是“巴米尔”,每片价格0.63元,是以前的21倍,成分却还是单一的阿斯匹林。

  低价药“失踪”,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有人将这种深层次的原因归结为“体制缺陷”。据省物价局消费品处一位姓刘的负责人介绍,当前,医保目录里的甲类和乙类药品的价格基本上都由国家发改委制订,这些政府宏观调控价格的药品虽然只占药品种类的10%,但却占了40%的消费份额,而且大都是常规用药,其中相当部分是低价药。毋庸置疑,政府掌握这部分药品价格的调控权,是为了防止药品生产厂家乱涨价、损害群众的利益。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种种原因,政府为一些药品制定的指导价往往背离价值规律,使药品的成本、价值与价格相去太远。据了解,国家有关部门规定,今年6月底前,全国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生产管理规范)认证,而要通过该认证,企业新增改造平均至少要一两千万元以上,在这种成本大大提高的情况下,政府制定的药品指导价却总是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省级价格管理部门虽然有对乙类药品稍作浮动的权限,但允许浮动的幅度只有5%,相对于药品的实际价值来说,实在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导致的结果是:厂家丧失生产低价药品的积极性。

  长沙某连锁药房的副总经理黄勇军告诉记者,部分低价药的“失踪”,除了利润的因素外,市场的选择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些药品,如甲硝唑,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发现这种药物容易造成较大的胃肠道反应;又如四环素,小孩服用后容易产生“四环素牙”,随着药学的发展,一些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药品将取而代之。然而,这些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药品的价格是否一定要比所替代的传统药品高呢?也许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买不到“低价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医院和医生行风不正、被利益驱动。虽然这个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可一直没得到很好地解决,“以药养医”目前仍比较严重。在一些医院,低价适用的药不是完全没有,而是受利益驱动、“利润驱动”,医生热衷于开高价药。由于患者缺乏医药知识,虽然对医院、医生的做法不满,也无可奈何。在河西的一家专科医院,来自怀化辰溪的一位叫王国生的老人无奈地对记者说:来省城医院看病,只能什么都听医生的,他说哪种药好就开哪种药,至于这种药到底好不好,还有没有价格更合理、效果更好的药,我根本搞不清楚。记者了解到,最近省政协要组织一次关于食品安全和药品价格问题的专题评议活动,希望能对买不到常规“低价药”这个问题好好评一下。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