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残疾读书四载 双胞胎兄弟:我要上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9日09:25 大众网-鲁中晨报 | |||||||||
新学期开始了,家住张店区南定镇山东冶金机械厂47号楼的韩宝章老人却为两个双胞胎孙子上学的事愁眉不展:他们已经读了4年的学校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抛弃”,原因是两个孙子患有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生活不能自理,智力也有些问题,他们努力争取来的上学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孙子读书,爷爷在教室外陪读,一陪就是4年韩大爷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与老伴都是山东冶金机械厂的老职工,1983年他退休后,儿女也相继成家立业,双胞胎孙子小超、小群(化名)于1994年4月6日呱呱坠地。
1997年4月,也就是在两个孙子3周岁生日过后,孩子确诊为:遗传性痉挛性截瘫,目前无法根治。 韩大爷说,为了让孩子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上学,他到处托关系找朋友,最终两个小孙子成了山东冶金机械厂子弟学校小学一年级新生。但由于孩子母亲的户口在山铝,孩子办理的是借读。 毕竟孩子有残疾,脑子反应慢不说,腿脚也不行,大小便都得靠爷爷照顾。就这样,孙子入学,爷爷也“入学”,不同的是韩大爷只在教室外等候,下课时,他才帮孙子小便。寒来暑往,这一陪就是4年,但老人家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要孙子上学高兴,再大的难事他也不放在心上。 由于期间经常到外地治病,孩子4年时间只读完2年级。今年6月25日,校长无奈地告诉他:孩子实在不适合继续读书,下学期不用来了。 这下老人急了,他先后找到了教育主管部门、残联、法院、厂领导,只要能想到的地方他全去了,但孩子上学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 “新学期报到那天是8月29日,俩孩子一大早就起来了,穿上了校服,背上书包,非要上学,我没法给孩子解释啊……”话没说完,老人已经哽咽起来。“我这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两个儿子,儿子能站起来是我最大的愿望。” 谈到儿子,母亲痛哭流涕。 见到这小哥俩时,他们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发呆,两人脸上写满了10岁少年的稚气与幻想。母亲赵滨说:“快叫叔叔!”但他们显然有些怕生,扭扭捏捏不肯出声,但当记者问他们想不想上学时,哥俩不约而同地怔了一下,然后使劲地点了点头。孩子母亲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这辈子我最对不住的就是两个儿子啊。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儿子能从客厅跑到卫生间洗洗手,然后再跑到餐厅吃饭……”说着说着,赵滨已经泣不成声。“他们不但智力有问题,而且影响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让他们退学,实在是无奈之举。” 校长面对问题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学校的白校长告诉记者,他当年曾是韩宝章老人的徒弟,他也很想帮助他。当时孩子入学时,韩大爷曾说只念2年,但现在已经念了4年了。考虑到这俩孩子行动不便,我特意把2年级从楼上搬到了楼下。孩子有时还在教室内小便,很多学生家长意见很大,声称只要小超哥俩还在这里上学,他们就让自己的孩子转学。现在他们学校14名教职工工资与学生数量挂钩,没有办法。而且学校的老师联名写信要求劝退,他也只能得罪老师傅了。 小超、小群原来的班主任段老师说,他们的成绩一直不好,现在已经基本说不出话,有时候孩子经常在课堂上小便和摔倒,而且10岁的孩子也不小了,很多女同学意见比较大,家长的意见也很大,有的因此转学到了别的地方。 一方面孩子渴望上学,一方面学校又不想接收,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命运因疾病而愈发坎坷。他们还能上学吗?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本报记者李科 赵文晶) 上图:渴望上学的两个孩子在熟悉的校门前陷入沉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