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北科大文法学院西校区”合法性遭质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01:38 京华时报
合法性受质疑的“北科大文法学院西校区”。

  

  “北科大文法学院西校区”合法性遭质疑

  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西校区”究竟是真是假?

  北科大文法学院发表声明称,“西校区”是假冒的,他们从未设立过这样一个校区。
中秋灯谜猜猜猜奖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新浪搜索不一样的联盟 你的放心来自我的用心
“西校区”负责人则出示了一份与北科大文法学院的合作协议,试图证明“西校区”的合法性。

  合作协议有没有问题?双方争执不下。百余名已缴纳高额学杂费进入“西校区”的自考生无所适从。

  学校合法性受质疑

  石景山区燕山水泥厂附近有一片校区。校区大门西侧门柱上挂着的黑字招牌上,写着“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西校区”。

  这块“西校区”招牌正在受到众多学生家长的质疑。质疑直指学校的合法性。

  “我们学院从来没有设过什么西校区,如果有的话,也一定是违法假冒的。”9月4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学工部的潘老师对本报记者说。

  潘老师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北科大文法学院发出的《关于最近‘高自考招生’事件的书面声明》。《声明》中说,8月中旬以来,学院发现有人冒用北科大文法学院名义私设西校区,并私自超出协议规定的范围招收高教自考生。

  《声明》中还说,学院要求对方:停止发布任何以北京科技大学名义招生的信息,采取信函等方式通知考生,先前以北京科技大学名义发出的录取通知书无效,对已报到的学生采取转校、劝退等方式妥善安排。

  这份《声明》的落款时间是8月18日。

  合作协议真假难辨

  “我们是和它(北科大文法学院)签了合同的,上面有他们的公章和领导签字,他们怎么能不承认了呢?”9月4日下午,面对本报记者,“西校区”石校长说。

  随后,石校长也向记者出示了两页纸的“协议书”。名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华夏忠协文化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辅导班西校区协议书”。

  协议大致内容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甲方)负责协助北京华夏忠协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乙方)招生,对乙方工作进行监督,向学员发放证书。乙方负责具体教学管理,教学设施建设。乙方向学生收钱,每年向甲方交40万元,等等。

  在这份“协议书”的第二页尾,盖有双方单位公章及负责人签字,时间为2004年5月13日。

  针对石校长出示的“协议书”,本报记者再次向北科大文法学院求证。

  文法学院学工部潘老师称,今年5月13日,文法学院确实与华夏忠协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签订过一份协议书,但她认为,石所出示的“协议书”是做过篡改的。潘老师说,原协议为“联合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协议书”,而并非“联合举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校区协议书”;原协议第一页纸也从未提到“西校区”字样。

  但是,潘老师拒绝向记者出示他们所持有的“真实”的协议书。

  百余新生无所适从

  在“西校区”身份之谜未能解开之际,最无所适从的,是百余名刚刚缴纳高额学杂费的自考生。据他们反映,入学不久,他们觉察到了学校在办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学校的身份产生疑虑。

  高考落榜后,准备读自考的河南学生田青(化名)通过网上查询,联系到一家“招生办公室”。对方向他推荐报考“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交50元报名费后,田青报了名。不久,他收到了“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西校区”发出的入学通知书。

  8月22日,田青来到北京。随后被接站人员带到了石景山,进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西校区”。

  “一下车就让我们赶紧报名交钱,学杂费交了一万多。”田青说。他报读的是广告专业。

  与田青同时入学的自考生超过百名。9月3日晚,校方突然通知他们,广告、新闻、会计和英语四个专业被取消。对此,校方的解释是:学校很难像计划内招生那样,事先确定招生的人数,因此无法保证专业的开设,有时候,一个专业只招来两三个人,没法开,“学校不能做赔钱的事情”。

  “感觉被他们玩弄了!”田青说,9月3日晚,当即有学生提出退学,但有关退费的问题,双方未能达成一致,谈判无果。

  随后,学生家长们开始向北科大文法学院反映情况,所得到的是令他们更感意外的消息:文法学院称,他们并没有设立过“西校区”。

  -补记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有关人士说,他们已经把所谓的“西校区”问题反映到北京市教委,同时已经起诉到海淀法院。

  “西校区”石校长则表示,文法学院的声明“非常不负责任”,对“西校区”的声誉与正常教学管理造成严重影响,他们将向学院讨说法。至于新生,如果不愿意在该校读书,可按学校规定办理退费,也可由学校代为联系转学。

  背 景

  民办自考高校招生问题丛生中介公司参与招生工作

  通知书误发给教委负责人

  “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西校区”负责招生咨询的李老师说,今年招生期间,“西校区”招生办曾接到一个男子打来的报名电话,这名男子在电话里留下了学生姓名和住址。当时,接听电话的人便照此记录了下来。此后,学校填了入学通知书发过去。

  但是,这份通知书最终发到了北京市教委一名负责人的手中。李说,那名男子留下的便是这个负责人的姓名和地址,但当时未能察觉。随后,校方受到了来自教委的批评。

  “这肯定是别的学校干的,特意来整我们的。”李说。

  中介公司以高校名义招生

  记者采访中得知,上文提到的田青报名时遇到的“招生办公室”,其实是一家中介公司,名为“北京××文化发展公司”。

  “西校区”一名老师(要求匿名)说,为了抢生源,民办自考学校往往会使用如下手段:支付提成,让中学老师介绍学生,或由学生引见其同学。有些学校甚至经常求助于中介公司来帮他们招生。

  一般,中介公司都打着各高校的名义招收自考生,然后把学生转交给这些自考学校,中介公司从中提成。当然,最终受损的是学生的利益。因为,经中介公司介绍的学生,要多交一笔费用。

  与名校合作办学屡生纠纷

  采访中,“西校区”多名老师都对记者称,为了招到生源,一些自考助学单位便与当地有名的高校合办,以利用这些名校的名气招生。一般情况下,这些高校都会欣然接受。因为,在双方的合作中,名校所要做的,一般就是发证,“支付”的是学校的名气。至于学校的基础设施、师资力量、学生管理,名校方面一概可不必操心。

  但是,类似的合作办学模式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合作双方往往会因各种原因陷入纠纷。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