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太和她们的“中国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2日10:39 黑龙江日报 | |||||||||
8月26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迎来了建院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在这一天,医院收到了一份别致的礼物———由本院离退休老干部“中国结小组”创作完成的巨型中国结。 退休后爱上针线活儿
8月31日,记者来到哈医大二院老干部活动室,刚到大门口,屋里就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寻声望去,记者发现在活动室里6个老太太正在认真地摆弄着手中的针线活儿,在桌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中国结。看到记者向屋里张望,该院离退休办公室主任欧阳南南放下手中的红线,热情地将记者招呼进屋里。然后对记者说:“今天你来得正是时候,本来这个小组是每周三活动,可明天是老年节,很多小组成员家里人要给她们过节,所以这周的活动提前了一天。” 提起送给哈医大二院的礼物,老太太们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她们做的那个巨型中国结长2.5米、宽1.1米,她们六个人用了一周时间编制而成。 当问及这些老人是如何学会编制中国结时,68岁的李莹告诉记者,“退休前,我啃了一辈子书本,就是不爱做针线活儿。2002年3月8日,离退休老干部开班学编制中国结,老师是欧阳南南。第一堂课来学编中国结,自己没多大兴趣。可后来,老师将编制成的花花绿绿的中国结挂在了活动室里。每堂课上课时,看着漂亮的中国结竟也情不自禁地想自己亲手编制中国结。” 据记者了解,中国结活动组的成员年龄最小的58岁,年龄最大的72岁,全部是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干部,这些人大多爱读书却不愿动手,退休后编制中国结的过程,让这些老年人拥有了一份与在岗时不同的生活乐趣。 三次办展览手艺受赞扬 采访中,只要一谈起中国结,几个老太太便眉飞色舞地向记者介绍起她们学艺的过程。为了编好一个中国结,她们可以不吃饭、不睡觉,浑然忘我,甚至突然有编制新花样的灵感时,她们会三更半夜起来摆弄自己设计的新花样。当记者问及这些老太太,中国结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她们这样着迷时,72岁的许蔓芬告诉记者:“我们这几个人编制中国结都是从一点不会学起的。最初,我们连最简单的花样都要好几天才能编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是相互支持共同进步走过来的。这中间充满了友爱和团结,充满了温馨和关爱,没有一个人掉队。后来大家编制中国结的技能提高了,我们就一心一意想在技能上更进一步,一开始大家是跟着书本学编花样,后来我们开始创造花样。谁要是在编制过程中有了什么好方法,设计出什么新花样,那绝不属于某个人,而是属于我们这个集体,在每周三的活动日中,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其他人沟通,毫无保留。我们每个人都将编制中国结作为大家共同的事业,让集体的事业更辉煌,也许正是对集体的责任感,让我们在编制中国结时,多了一份进取心。” 欧阳南南告诉记者,老人们编制巨型中国结只能算是牛刀小试,虽然中国结小组成立的时间不长,但至今已举办了三次展览。第一次办展览是在中国结小组成立四个月后,在老干部活动室里进行的。第二次是2003年初,在哈医大二院机关大楼落成时,老太太们用自己五彩缤纷的中国结,把办公楼的大厅装点得生机勃勃。第三次中国结小组将展台摆到了哈师大艺术学院的大厅里,美丽的中国结让那些搞艺术的师生们也赞叹不已。 中国结走出国门飞向海外 中国结小组成员的亲戚朋友很多都生活在国外,老太太们的作品也就有了飘洋过海、走出国门的机会。邢艳慧的丈夫是哈医大二院的博士生导师,邢艳慧的中国结经常被丈夫当作礼物送给海外的朋友。前些日子,邢艳慧的老伴去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邢艳慧的中国结还成了送给俄罗斯一位部长的礼物。李莹的儿子孙女都在国外生活,孙女回国探亲时看见奶奶亲手制作的中国结爱不释手,“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李莹将中国结编制技能教给了孙女,现在李莹每次给儿子孙女寄东西时,都会寄去中国结的编制技巧书,据说她孙女现在还收了不少洋学生。 记者采访时,中国结小组里最会开发设计新内容的王焕成创作出了手工编花束,这一最新的技艺当天就成了小组里的学习内容。(生活报) 作者:第二十九届房展会开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