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四川国税十年回顾与展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6:08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1994年,我国进行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最为彻底的一次税制改革;同年10月,四川国税、地税分设。十年来,四川国税和全国税收事业一样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深感任重道远。

  一、十年国税工作成绩显著

日立为中国全力以赴 免试入学读在职研究生
新浪搜索不一样的联盟 男科妇科疾病不用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工作,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十年来,四川国税系统积极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一)保持了税收收入持续增长。税收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是这十年税收工作成绩的集中反映。全国税收收入由1994年的4000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2万亿元。四川国税十年组织税收收入1774亿元,年均增长12%,高出同期四川GDP增幅1.9个百分点;2003年四川国税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是1994年的3倍,收入总额、质量均创199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些数字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我国经济十年实现了年均9.3%的“黄金增长”。同时也昭示,1994的税制改革是成功的,新税收征管模式是符合实际的,我省国税系统分类构建税收征管工作格局的探索是有益的,对解放税收工作生产力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按照专家估计,十年来,我国税收实际征收率至少提高了10个百分点。“五分经济、两分政策、三分征管”,一语见的指出了十年税收高速增长的个中原因。

  (二)壮大了国家财政实力。改革开放后,中央财政逐渐窘迫。1994年实施分税制的一个很重要目标就是“提高两个比重”。十年税收收入高速增长,我国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在2003年分别达到了17.6%、94%、18%、57%。中央财政实力的明显增强,才有了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从容,1998年特大洪水和2003年非典疫情面前的稳定,以及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的大手笔。2003年四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为336亿元,加上中央财政返还和转移支付,四川财政在保“吃饭”后,还有一些“余钱剩米”用于发展建设。

  (三)促进了经济发展。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税收总是充当着“探路者”和“急先锋”的角色。1992年党的十四大拉开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大幕,1993年公布了税制转型、全面改革的一揽子方案,并于1994年1月1日全面实施;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用了整段的篇幅明确“分步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凸现税收在经济体制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年来,四川国税认真落实政策参与经济“冷”、“热”调理,收效明显。在综合运用税收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上,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据统计,四川国税十年兑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200多亿元。其中,办理出口退税112亿元,为我省外贸出口2003年达到32亿美元,抢占中西部头把交椅立下汗马功劳;办理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抵扣51亿元;办理外商投资企业超税负返还3亿元;近三年财政部专员办批准退税就达28亿元,不一而足。我们还围绕四川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非国有、集体经济提供的税收十年比重提高了48.6个百分点;纳入省局监控的年纳“两税”5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86户,提供的“两税”收入比重占到53%;7个市州国税收入超过10亿元。2003年,四川经济厚积薄发,走出了多年不温不火的局面,生产总值增幅首次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开始步入良性增长轨道。

  (四)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税收维护社会稳定,尽在“一取一予”之间。我们主要是运用税收政策扶持弱势群体。2003年以来,在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将增值税起征点提高了四倍左右,一举使近26万户固定个体纳税人享受到3亿元的免税照顾;全省有5.8万下岗人员享受到再就业税收优惠2.5亿元,1949户次民政福利企业获得税收减免3.4亿元。与此同时,我们通过严格执法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打击税收上的非法得利。10年来全省国税系统充分发挥稽查的“铁拳头”作用,查补总额达70亿元,查处100万元以上的案件188件,办理了攀枝花“1.15”、绵阳“1.16”、成都“5.18”等一系列重大税案,有力地打击了涉税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经济损失,维护了税法尊严,净化了税收环境。2002年以来,我们还在全省推行“六个统一”,即统一税政、统一征管、统一检查、统一处罚、统一权力、统一机制,从机制制度上促进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纳税人不问出处、企业不分大小,在税务管理上公平对待、在税收执法上一视同仁。

  (五)推动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纳税人权益的重视和维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以新征管法的颁布实施为标志,税务系统实现了纳税服务从概念到体系、从道德追求到法律要求、从文明创建到征管工作的历史性转变,为推动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去年起,我省国税系统开展了“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暨行风建设主题活动。省局提出了“一切为了纳税人、一切方便纳税人、一切服务纳税人”,“视纳税人为客户”,把国税机关建成“纳税人之家”,念好“公、快、高、省、廉”五字经等要求,认真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税办事环节,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建立办税绿色通道,受到了纳税人的欢迎。与此同时,我省国税系统开展了多层次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0年建成了四川第一家省级文明行业。成都市高新区国税局最具典型,他们1998年在全国率先推出开放式的“矮柜台服务模式”,是国家税收现代化事业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是他们持续创新、优化服务的开端,2001年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2003年又作为四川省唯一一家单位推荐参评“联合国公共服务效果提高奖”。

  十年成就,十年付出;十年风雨,十年财富。十年来的国税工作实践,加深了我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的规律和作用的认识,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队伍素质放在首要位置。收好税必先带好队。我们通过坚持不懈抓“干部能力教育培训工程”,队伍大专以上学历已由1997年的22%提高到80%,领导骨干、业务骨干、技术骨干在院校送培和岗位练兵中不断涌现,干部学习、工作、成长的空间不断拓展,环境不断优化,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第二,坚持依法治税,把维护税法尊严作为工作核心。治税不依法必将无所适从。我们把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作为出发点,对内加强执法的监督制约,对外加大偷骗税打击力度和税法宣传教育力度,依法纳税的越来越多,偷骗税的逐步减少,全省党政系统形成了“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先治税,治税必须依法”的共识,依法管税、征税、纳税、协税护税的工作格局不断优化。

  第三,坚持服务经济,把发挥职能作用作为立身之本。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国税系统融入地方发展的切入点。十六大以后,我们重新确立了四川国税系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四川发展新跨越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价值理念,从收入保障、政策运用、工作开展三个层面搭建税收服务新平台,使国税工作与国家、地方、纳税人有机相融。

  第四,坚持与时俱进,把改革创新作为不竭动力。税收工作必须紧跟国家改革发展的步伐。我们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推进税制改革、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项目不断涌现,机制制度进一步优化,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现代税收工作需要的国税工作格局。

  第五,坚持统筹协调,把共同发展作为情感纽带。四川是中国的缩影,经济地理和征管环境千差万别,国税事业发展差距很大。从2002年开始,我们把四川国税划分为民族地区、丘陵欠发达地区、相对发达地区三种类型,从征管工作到资源配置实行不同的倾斜政策,全省国税系统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感情更加融洽,发展更加协调。

  二、用科学发展观理性审视四川国税工作

  党的十六大指出,本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时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指导思想;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实现途径。在这一伟大实践中,税收工作任重道远。对四川国税来说,当前最为紧迫的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求真务实的要求,对国情、省情、税情客观把握,对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科学研判,特别要看到工作的不足和问题,才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四川发展新跨越中有所作为。

  (一)“三个任重道远”是四川国税肩负的使命。

  一是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任重道远。有竞争能力的生产力就是先进生产力。从税收上讲,一方面要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使企业轻装上阵。我们要针对四川宏观税负偏低的实际,在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低税率”原则的同时,仍然要把依法取得更多财政收入作为首要任务,因为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于四川这样一个欠发达省份来说意义重大。“减负不减收”,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另一方面要促进四川经济结构战略调整。重点运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四川抢占西部大开发的制高点,鼓励四川提高经济的外向度,鼓励四川培育更多的支柱产业,把更多的支柱产业培育为优势产业,如水电开发、烟酒生产、重大装备及视听制造等,要进一步在全国的产业布局中形成更加明显的比较优势。

  二是促进政治文明建设任重道远。民主与法制,是政治文明的主要内容。在民主建设上,税务部门要做的就是从维护纳税人权益做起,全面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全民纳税意识,增强纳税人的自豪感,使纳税人享有社会财富创造者应有的尊重。在法制建设上,要紧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步伐,大力推进税收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程。强化执法监督和过错责任追究,进一步提高依法管税、依法征税、依法纳税、依法协税护税水平。

  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任重道远。人的全面发展,在税收上就是要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其一,要全面清理并废止税收上的不合理的限制性规定,使每一个人创造财富时都可以获得税收上的机会公平;其二,要严格税收管理、公平税收执法,使每一个人创造财富时获得税收上的过程公平;其三,要运用税收政策,调节过高收入,鼓励弱势群体创业,使每一个人在创造财富后获得税收上的结果公平。当前,我们在贯彻国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时,要注意在依法治税原则下,税收政策既要鼓励社会精英阶层纳税人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不可取之无度,不可“滥杀无辜”,又要大力支持中间层纳税人做大做强,更要保护弱势群体。同时还要加大调节过高收入的力度,防止收入差距演变成社会问题。在税收工作中审时度势,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才能有所作为。

  (二)“三个短缺”是四川国税的现状。

  第一,税源短缺,制约收入增长,影响税收贡献。我省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及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去年,我省国税收入仅占全国国税收入的2.14%,税收增幅分列西部10位、全国31位。这里面,既有四川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的原因,也有征管水平的原因。但总体上都反映出税源与收入不相适应的基本矛盾。

  第二,人才短缺,制约队伍活力,影响事业后劲。干部学历层次提高以后,队伍学历与能力“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开始显现。基层普遍反映计算机、外语、法律、查账人才匮乏,以税收专业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更为紧缺。事业发展与人才供给的矛盾加剧。

  第三,资金短缺,制约税收支出,影响改革发展。我省国税点多面广,基层单位多,人员多,工作战线长,税收成本高,经费基数低,增量少,总量小,致使一些需要大量花钱的工作如税收信息化建设,不得不放慢了脚步,反过来又影响了我们税收征管能力的提升。加之我省有3个民族自治州、53个少数民族县和3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税事业改革发展和协调发展的任务都非常重。

  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党和人民对税收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与事业发展缓慢的矛盾,仍然是当前四川国税工作的主要矛盾。与全国税务系统发展平均水平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的差距仍然是加速拉大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内,四川国税工作必须首先追赶全国平均水平,其次才谈得上跨越发展。这种追赶、跨越具有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时时处处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省局党组提出的“三三五四”工作思路和“团结奋进、现代文明、西部一流”的奋斗目标,使各项国税工作做到观念超前一步、目标积极稳妥、措施切实可行、落实一丝不苟,重点突出,统筹兼顾,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四川国税事业的创新发展。

  三、未来一段时期的税收工作展望

  在这样一个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变革、日新月异的年代,要对未来一个时期,特别是一个较长时期的税收工作进行描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展望一些趋势性、规律性的东西,以使我们所从事的税收工作在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之中找到位置,发挥作用。

  (一)把促进发展作为税收工作的第一要务。

  一切从国情出发,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逻辑起点。我们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均GDP刚刚迈上1000美元的重要台阶,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面临的抑或是发展良机,抑或是发展陷阱。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税收工作的第一要务是支持和服务于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这也是税收发挥职能作用的最终归宿。一方面,税收要为企业减负。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低税率”改革原则,从负担水平上提升中国经济的自主增长能力,顺应当前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通过减税促进经济增长的潮流。要抓紧对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进行“正本清源,加快费改税”步伐,尽量用税收来规范、规定企业的负担。切实改变中国企业的税负水平世界偏低、税费负担水平世界偏高的独特景象,使企业能够以更加轻盈的步伐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另一方面,税收要促进结构调整。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原则,税收在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优化上可以大有作为,在所有制结构优化上必须“无为而治”。因此,我们在选择税收优惠政策时,要把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因为区域经济结构优化的实质也是确立比较优势。换句话说,考虑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必须以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税收优惠政策为基础。比如信息产业,国家有必要进一步拓展税收政策作用空间,鼓励企业抢占世界科技的制高点。“对不同的行业课以不同的税率,是优化国家产业结构的最有效方式。”这一市场经济基本原理,还应该在国家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中体现得更为充分。又比如区域问题,国家应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西部的资源开发和东北的重大装备制造进一步在全国形成比较优势。至于所有制结构问题,应消除税收政策歧视,以保证所有制结构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优胜劣汰、自行优化。

  (二)把共同富裕作为税收工作的一项重大使命。

  共同富裕问题,在区域表现为协调发展,在个人表现为贫富差距。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了,这也是市场经济按要素和效率分配的必然结果。要防止差距越拉越大,演变成政治和社会问题,就必须在税收上大力贯彻公平分配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未来一段时期,税收政策要由先富起来向共同富裕转变。一方面,税收要调节过高收入。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的指导思想,尽快修订个人所得税法,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特殊调节作用,以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在政策既定的前提下,要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把该收的税都收起来,减少税收收入流失,增加财政收入,以保证国家有充足的财力进行第二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对西部,国家应该进一步加大税收政策倾斜力度,放大政策落差,以确立比较优势、弥补区位劣势和后发劣势,形成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解决“三农”问题上,应加快免税、停费、补贴的步伐,让农业休养生息,让农民增加收入、让农村焕发活力。

  (三)把深化改革作为税收工作的一条主线。

  邓小平南巡谈话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十六届三中全会也规划用十年时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未来一段时期,改革必将贯穿税收工作始终。要防止和克服“改革厌倦倾向”,做到精神饱满、工作积极、心态平常。基于税收制度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把税制改革作为龙头和重点,从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税收职能作用、市场经济需要三个角度统筹把握,积极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体系。特别要用“五个统筹”来保证落实,克服现行税制重外轻内、重工轻农、重公轻私、重大轻小、重东轻西的制度倾向,弱化二元经济、鼓励公平竞争、推进协调发展。与此同时,要大力推进税收工作自身的适应性改革,包括税收征管改革、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税收基础工作重建和金税工程建设,为确保新税制发挥应有的制度效应和政策效应建立起科学、统一、规范、效率的税收工作新格局。所有的税收改革工作都应该统筹协调,按照“一盘棋”的思想整体布局,防止各自为政和信马由缰。

  (四)把依法治税作为税收工作的最高原则。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是依法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应该自觉戴上依法治税这个“紧箍咒”,并且要自觉经常念好咒语。依法治税也包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过程。我们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民主和法治原则,尽量用法律来规定税收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推动《税收基本法》的制定,并按照渐进式改革的思路,提高单行税法的层次,不断增强税收政策的法定性、稳定性和透明度。在工作中加大税收执法力度,打击偷骗税行为,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减少税收流失。要根据现行征管模式,把“强化管理”纳入税收执法范畴,通过日常审核和纳税评估发现问题,再通过纳税约谈和税务稽查解决问题,提高税收执法效率。同时,以统一执法尺度为最终目标,以事权、财权、税权相统一为基本保证,加快税收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特别要防止招商引资的地区竞争和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对高度集权的税收管理体制的冲击,以及税收信息化建设滞后带来的信息割据和信息封锁。

  (五)把纳税服务作为税收工作的新亮点。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可以预见,纳税人的自我维权意识必将显著增强,享受高质量纳税服务的呼声必将愈发高涨,对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的监督也必将更加主动,这些变化给传统税收工作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有鉴于此,未来一段时期,税收征纳关系将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纳税服务的进步意义不可小看。其实,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早已将税收工作简化为纳税服务和税务审计(税务稽查)。作为四川国税来讲,必须在全省继续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活动。牢固树立“以纳税人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把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放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对办税服务厅的功能进行升级、改造和扩充,分清前台和后台工作职责,进一步简化手续和程序,提高办税办事效率。同时,有效减少行政审批,广泛开展送政策活动,关注民生,支持民富,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经济发展,把国税机关建成“纳税人之家”。关键是要通过凸现纳税服务的重要地位,转变广大税务人员的思想观念,改变落后的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逐步制定出新时期纳税服务的标准和工作体系,尽快融入税收征管工作,使其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

  (六)把队伍建设作为税收工作的根本保障。

  加强队伍建设是税收工作不变应万变的法宝。未来一段时期,税务干部队伍不可避免出现年龄老化、知识老化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改革现行干部管理体制上下功夫,放开进口、畅通出口、盘活存量,把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作为重大战略来实施。四川国税系统要在工作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定不移实施“干部能力教育培训工程”,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大力实施“5539”行动计划。即用五年时间把全体干部轮训一遍,抓好计算机、稽查、法律、外语、文秘五大培训,省局培养骨干3000人,市州局培养骨干9000人。要坚持“用明天的需求培训今天的学员”,把院校送培和岗位练兵结合起来,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强化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工作化、工作

  学习化”,努力建设学习型系统。要通过弥补干部的能力缺陷,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抓能力专长培训,培养更多尖子人才。还要大力推行竞争上岗和能级管理,不断优化干部工作、成长的环境,努力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国税干部队伍,为完成各项税收工作任务、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崇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中超联赛重燃战火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央行加息在即?
我要买房有问必答
近期降价车型一览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话题:成吉思汗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