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迷恋网婚引发家长担忧 专家建议换位思考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3日22:01 郑州晚报 |
本报讯 互联网在开拓孩子视野的同时,也让家住金水区明鸿新城小区的张桂芝愁上心头——前日晚上,儿子吃罢饭钻进书房说做作业,时针指向11时许仍不见回卧室休息,她不由得起身提醒孩子,但走进书房时却发现,儿子坐在电脑前正和“网络妻子”聊得热闹。 在网上结过3次婚 据张桂芝介绍,儿子陈成(化名)今年15岁,在市四十七中读初二。最近半个月来,孩子时常在书房学习至深夜,夫妻俩还暗自为儿子的好学高兴。孰料,儿子在书房不是学习,而是网上聊天。 当晚,陈成说,他在互联网上结了3次“婚”,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左右和“妻子”们过“家庭生活”。他还说,网上虚拟的“结婚”登记十分简单,注册会员双方只要分别发送消息至登记中心,经认定即可“结婚”。 过家家的翻版? 记者在省实验中学、市十一中等校随机采访时得知,8成学生非常清楚“网婚”的操作程序,不少中学生表示接触过这种“网络婚姻”。“听父母讲,他们儿童时代玩‘过家家’,女生当妈男生当爸,如今利用高科技让‘老游戏’推陈出新更刺激”。 另据记者了解,“网婚”学生平均每月的上网、电话费在20~30元不等。 专家:家长要换位思考 和张桂芝女士一样,不少中学生家长对孩子们的“超前”思想表露出了担忧:读初中、高中的孩子每天在紧张学习时还要惦念着“网络妻子(丈夫)”,时间久了自然会影响学习。此外,网络世界里,孩子们可以无所顾及地注册多个网名,和不同的人尝试“婚姻生活”,这样以来,“妻妾成群”的封建思想很容易在他们大脑中占据上风。 就此,市八院于副院长称,12~18岁的未成年人思想波动较大,对出现的新鲜事物喜欢尝试。一旦家长发现孩子有“网婚”行为,不要劈头盖脸进行批评,应当换位思考,以平等的口吻分析这样做可能带来的坏处,使孩子尽早从“网婚”里摆脱出来。晚报记者 郭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