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饥荒年代的玉米粉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4日03:52 东南快报 |
讲述人:林棋密(闽侯上街镇原生产队长) 林棋国 (原回乡知青) 1961年,我国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经济进入前所未有的困难期。这年初夏,暴雨成灾,闽江防洪堤闽侯县上街乡马保村石沙地段缺口,闽江洪水淹没了上街乡的十七八个村庄, 全乡几千亩田的庄稼全浸泡在水中,二三天后洪水尚未退。困难时期缺吃少穿,原指望这一季丰收能吃上几顿饱饭,现在也希望落空。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乡里干部、群众忧心如焚。第三天,上午九点多的时候,乡里的叶书记和林乡长带着十几个人到我家里来,经乡干部介绍,原来是闽侯地委副书记张哲同志带着省粮食厅长和地、县里的干部来灾区实地查看、了解灾情。我们心里确实有些慌乱,当时浮夸风盛行,让大伙不知道该向领导汇报什么才好。田地里的庄稼长谷穗了,都还在洪水里半浮半沉,我们种田人平生第一次碰上了省级大官员,心里都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不敢贸然开口。还没等我们想清楚,张哲就用福州话说,谷子没收成就没收成,不用说假话。一句话救活人,乡亲们都说了真话。之后,张哲书记亲自带着干部脱鞋、打赤脚,趟着洪水到田间地头考察一番。那一年,灾情严重,粮食减产,还好政府拨下救命粮———玉米粉,让全乡男女老少度过灾荒年,村里没死人。后来听说那些瞒报真情的村庄,饿死很多人。 张哲年轻时走出家乡,由福州到江西投身革命,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位老红军。改革开放后,上街父老和海外侨胞、台港澳同胞乡亲发起编纂出版了《八闽旗山志》,作为家乡人的张哲很支持,并请画家郑乃作顾问。《旗山志》对开发旗山成为知名旅游区做出大贡献。 张哲虽然去世了,但上街父老乡亲永远记住他。(来源:黄如辉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