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08:52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课题组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

  一、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生存发展中要认识和处理的诸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它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两个方面。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也包括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人类在索取、利用自然界的同时改造自然,使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人类就是在变革和改造自然的漫长斗争中,争取到自己的生存权利和生活自由的,使人的自然属性愈来愈具有不同于动物的属人的性质。

  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优劣,会对人类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更会直接危及到生命的安全。人类应该而且完全可以积极地变革和改造自然,但这种变革和改造不是随心所欲、恣意妄为的。它必须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否则,自然界就会对人类施行各种形式的报复,甚至会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人与自然是一对永恒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一种永恒的关系。在人类出现之初,完全或基本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而生存,多以采集狩猎为生,聚居在自然条件优越、天然食物丰富的区域,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产生了以耕种与驯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方式,特别是铁器的应用,出现了过度开垦与砍伐以及为争夺水土资源而频繁发动的战争,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出现局部性和阶段性紧张,但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有限,人与自然的关系仍能基本保持相对和谐;工业化以来,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利用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加上急剧膨胀的人口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资源消耗超过自然界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面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的挑战,人们开始了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和对新型建设模式的探索,以期让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回到和谐中来。

  二、清醒认识我国人与自然关系面临的严峻形势

  人口众多带来的巨大压力在短期内难以缓解。我国未来20—30年将面临三大人口高峰叠加的问题:总人口高峰约15亿,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劳动年龄人口最高峰约10亿,劳动适龄人口过多,就业压力必然增大;老年人口最高峰近3亿,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1.8%,综合国力与庞大老龄群体不适应。

  人与资源的关系日益紧张。从资源总量看,我国虽为资源大国,但人均起来就变成了资源小国。如人均土地面积和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草地面积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6和1/3;人均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2。人均资源量排在世界各国的第120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量还将不断减少,人均资源小国的地位难以改变。从人均消费逐年增长看,已对资源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如人均消费粮食1987年为316.6公斤,1999年增至403.8公斤,增长27.5%;一次能源的人均消费量,1990年为0.863吨标准煤,2001年为1.011吨标准煤,增长17%。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恶化。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治理不足,使得我国人与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特别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到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例如,水是生命的源泉,具有不可替代性,然而,据水利部门1999年对全国11.36万公里河长的监测评价,被污染的河段占70%,而全球为14%;在监测的24个湖泊中,水质符合或优于Ⅲ类的湖泊仅10个;水污染不仅使不少居民饮水困难,而且对人体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三、科学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世界发展进程的一般规律表明,当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处于500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最为严重的时期。我国、我省目前正处在这个瓶颈严重约束期。我们必须在发展中突破瓶颈约束,科学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对策。

  1、以先进理念为先导。人与地球上一切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里必须树立的新的自然观。要处理和安排好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宏观布局,注重和提高生态效率。要树立绿色GDP观,将环境成本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体系。要树立“三个非对称性零增长”观,即:实现人口数量和规模(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另一方向上实现人口质量的极大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另一方向上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同时在另一方向上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

  2、以科技进步为关键。发挥科学技术在资源、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建立与完善国土与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基于数字地球理念的资源环境信息技术平台,全

  面系统地认识自然过程和人的活动对生态环境及人类自身发展影响的客观规律,为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整治提供坚实的知识基础、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创新环境优化技术,大力发展绿色制造、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发展节材、节能、节水、节地的高新技术,发展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和新的替代能源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在全民中形成珍爱环境、保护生态、节约资源、造福后代的共识,提高全民参与保护、开发生态环境自觉性的能力。

  3、以市场机制为手段。充分利用价格杠杆,反映资源环境真实成本,切实让资源使用者和污染排放者承担相应费用,从而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创建环境资源市场,如水市场、排污交易市场等,有效降低治理成本。在资源环境相关的公共投资中引入市场机制,大幅度提高投资效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拓展利用资源的空间。

  4、以完善法制为保障。在修改完善原有法规的同时,制定新的法律法规,尽快填补某些领域存在的法律空白,建立切实可行的资源、生态保护补偿、惩处等机制,让破坏资源、环境者担负应有的经济或刑事责任,确保资源、环境工作的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5、以群众利益为根本。正如胡锦涛同志说的,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为此,我们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决策中,要科学论证,避免失误,尽量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失;在资源、环境的利用、开发和建设中,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意志,先办群众急需要办的事,下大力办好群众要求强烈的事;在进行环境治理中,要态度坚决,措施得力,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执笔人:邓吉雄王征国)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