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成:“开国大典上,我离毛主席100米”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11:09 南京报业网 |
【南京日报报道】昨天本报登出《本报寻找开国大典亲历者》后,当日一早,南京军区司令部第四干休所一名工作人员就给本报打来电话:“我们这里就有一名你们要找的老人,开国大典时,他就站在毛主席附近的观礼台上!” 昨天中午,记者在该干休所见到了这位名叫邹志成的老人,虽然已是88岁高龄,可一提起亲历大典的情景,老人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现场,说话的声音也提高了: “那时,我就站在离毛主席100米的地方,我激动得嗓子都喊哑了!”获悉去参加大典,激动得一夜没睡 55年前,邹志成是华东野战军16师46团一名年轻的团长,带领军队驻扎在河北邯郸操练。虽然只有33岁,但由于作战勇敢、有谋略,又曾当过陈毅将军的警卫,邹志成当时已经是师里的“明星”了! 当年的9月28日晚上,师里的一名领导突然喊他出去,郑重地通知他:“准备行程,去北京参加10月1日的开国大典!”说完,领导还带着羡慕的口吻告诉他:“整个16师就这一个名额,这次你可是要见到毛主席了!” 这突然的喜讯让邹志成激动得手足无措。回到宿舍,他立即就准备行李,赶紧将身上的军装脱下洗干净,又找出一双节日里才穿的旧皮鞋擦亮。一切准备好后,他还是无法平静下来,开心得到处串门,告诉部下和战友们这个好消息。 他描述说:“那天晚上,我闹到12点多才躺下,可是还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闭上眼,就忍不住想象自己站在天安门上,和毛主席握手的情景。好不容易挨到第二天天亮,我等不及和还在睡梦中的战友们打招呼,背个小包,就雄赳赳地出发了!” “开国大典上,我离主席100米” 1949年10月1日清晨6点多,邹志成就从自己暂住的王府井大街上的一家小旅馆里出发,来到了天安门城楼。 “我还以为我很早呢,谁知到那一看,乖乖,到处都是人,我急得要上厕所,还排队等了半个多小时!城楼下的长安街上,所有的人都穿着盛装,兴高采烈地又唱又跳!我站在旁边看着,开心地一个劲鼓掌,好象身上憋着一顾劲要使出来!”邹老边说边激动地比画着手势。 好不容易等到了下午2点多,邹志成按预先的安排,早早地站在了城楼西侧的观礼台上,等着毛主席的出现和开国大典的开始。当时,西侧的观礼台一共有10多个台阶,共容纳了400多名军队干部,邹志成就站在第三排台阶中间。和大家一样,当时,他也是屏住呼吸,往后向左扭着头,紧紧盯着城楼上的主席台。 “近3点钟时,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国家领导人来了,然后毛主席也出现了,他就在离我只有100米的地方!我激动得心都要跳到嗓子口了,简直不知道怎么表达,只好跟着大家一起,拼命地鼓掌,高喊‘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哎呀,那天回来我是嗓子也哑了,手也红了,腿也酸了,可当时一点都感觉不到!”邹老说。 3点整,五星红旗在激情澎湃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主席浓重的湖南口音刚落,天安门再一次被掌声和欢呼淹没,而邹志成此时再也控制不住热泪盈眶。 “我是从江西一个小放牛娃开始参加革命的。我能赶上那个时代,为新中国的成立贡献一点力量,并亲眼目睹她的新生,这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邹老说。 “宣讲革命经历,是我现在生活的一部分” 1970年,邹志成服从军队安排,来到南京军区。现在,他和其他普通老人一样,在第四干休所的一座小院子里,过着清净、平淡的离休生活。 除了偶尔出去散步、聊天外,老人现在最主要的爱好就是读报纸、看书,整理自己以往的资料。虽然从不喜欢和周围邻居提起自己的“光荣史”,但只要学校、街道或部队提出请他去给学生、战士们做革命报告,他每次都欣然应允。仅去年一年,他就在我市的各大中小学、部队作过33场报告。 “和我的战友们相比,我能在共和国成立55周年时还活着,算是非常幸运的。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一直把宣讲革命经历,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从我这里知道,现在这种幸福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邹老平静地说。 实习生 刘敏 南京日报记者 倪秀萍 (编辑 晓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