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1日05:52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在党的重要文献里是第一次,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问题的全新认识,是转型期我国社会发展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提出并多次使用“和谐”一词,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社会更加和谐”。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把它作为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具有突破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正在进行深刻的调整、分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日益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出现了一些错综复杂的利益磨擦,并且因此而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出现了一些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潜在隐患。另一方面,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是,根据国际经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处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也是社会矛盾尖锐化时期、社会问题多发期、社会最不稳定期。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方面,新的挑战也随之出现了。面对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和谐发展问题就自然而然要提上日程,提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的位置。

  我们党提出的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既要达到人与人的和谐,又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既要达到我国各社会阶层、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又要争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谐发展;既要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又要促进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党必须善于和尽可能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稳定,兼顾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尽可能地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从而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二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三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四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五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责任制。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六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⑦6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