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孔子村”民风淳朴重教育(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3日13:33 东南快报 | ||||
前日有读者来电称,位于距宁德福鼎市城关40公里处的管阳镇内的西昆村是个“孔子村”,住着孔子后代数百人。山峦秀美、村庄静谧,村民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村里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孔氏家庙。 庙门上“孔氏家庙”四字斑驳。门内,高悬着“至圣裔”三字的牌匾,在岁月的洗涤下,色泽暗淡。一村民说,这是清乾隆皇帝当年钦赐金匾。 按例孔氏家庙一年内开放三次,即农历三月初三、农历七月及除夕之前,七月十五这一场最为隆重,在外子孙都会在这一天赶回村里参加谒祖仪式。孔氏家庙已被评为福建省十大名祠之一,并被列入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回首“孔子村” 已逾7旬的孔庆和,是孔子的第73代孙,负责保管族谱。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上了锁的木箱,其内放置着18本厚厚的族谱。 族谱上记载,孔子第55代孙克伴公,为江苏镇江丹徒人。明洪武元年(1368年),征战福建,最终阵亡,录军功世袭右卫总旗。其侄孔希顺(第56代孙)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袭补福建建宁右卫总旗,此后屯兵长溪(今霞浦)柘洋里(今柘荣)。清朝康熙年间,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荣、孔尚志兄弟,又从柘洋迁居福鼎西昆村。 孔庆和说,村民中以孔子第七十世“广”字辈为长,现有辈序是广、昭、宪、庆、繁、祥、令,与山东曲阜孔氏家族的排序完全一致。每年,族里会派人北上山东曲阜谒祖。 村民孔安生说,孔姓人的家族观念都比较强,有很强的家族凝聚力,不管是早些年村里建设自来水工程,还是近两年修建通往镇上的公路,孔姓家族都通过族会号召全族人尽全力支持村委会的工作,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如果遇到哪家有困难,族人常常会非常热心地帮助。 由于村里给小孩取名字都严格按照辈序,因此,村中辈分孰高孰低从名字上便一望即知,辈分低的尊重辈分高的,辈分高的爱护辈分低的,也少了许多农村里常见的无谓冲突和争执。村民都舍不得离开这片祖居地。重视下一代教育 孩子读书和在祖居地建房一直是“孔子村”村民的两件大事。村民告诉记者,重视下一代的教育,就是怕孩子没文化给祖宗丢脸。村内的学龄小孩都在上学,村里每年都会考上好几个大学生。 假期回家探亲的孔子第74代孙孔繁东今年刚从师大毕业。他说,他初一时在镇上读书,刚开学时比较贪玩。有一天学孔子的《论语六则》时,他和班上同村的几个孩子非常骄傲地告诉老师,他们是孔子的74代孙。在老师的指导下,第二天课上,他们讲解了论语的几段文字,在同学们羡慕的眼光里,孔繁东首次感到拥有一位圣贤先人的荣耀。 孔繁东说,从此以后,他再也不敢在学习上偷懒了,生怕成绩下滑“辱没了先人”,同班同姓的伙伴们常常互相提醒,后来那些伙伴们都以出色的成绩考进了著名高校,现在还有的在读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