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返券”玩你没商量?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5日15:38 金羊网-羊城晚报 |
专家指出,商家赠送的各种现金券消费方式模糊不仅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从长远看也会影响商誉 本报讯记者汪令来报道:《“节日酬宾”幌子涮了消费者一把》(详见昨天本版)见报后,引起相当一部分在黄金周购物市民的共鸣。有读者来电说,商家们打“节日酬宾”招牌,用得最多的就是“购物返券”,而这些所谓的现金券水分很大,让顾客拿到后如食鸡肋 ,大呼上当。而一些专家也指出商家赠送的各种现金券消费方式模糊不仅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从长远看也会影响商誉。消费“购物返券”,何止一个难字“购物满500元送200元”、“购物100元送100元”……这几天,在广州的天河城、北京路、上下九路等商业街,类似这样“购物返券”的店堂告示满天飞。按这些说法,等于买一件商品可以打对折甚至更低。真有如此好事?市民何小姐并不这样认为。她来电说,昨天她与家人在东山一家较大的商场闲逛,看到“购物满500元送200元”的告示就心动了,买了一套价值700元的床上用品。不过,当她拿到现金券不禁哭笑不得:这些现金券“仅限于购买玉石和名表”! 同样冲着“返券”心动,而现金券到手后又脱不了手的市民,还有很多。一位李先生在中山路一家商场买了一件140多元的衬衫,商家果然按承诺送来现金券100元,共五张每张20元。但他兴冲冲地想用这些现金券买一些日用品时,却傻眼了———这些现金券仍只能买衬衫,而且每买一件衬衫只能用一张现金券!李先生说,这不是存心耍人吗?怎么能一下再买五件只便宜了20元的衬衫呢?应对“购物返券”,应睁大双眼“购物返券”多数华而不实,水分太多。广东省消委会一位专业人士指出,如果市民为现金券打动而去消费,一定要睁大双眼。“购物返券”说到底是一种促销行为,但由于不如在货价上打折来直接,因而优惠承诺上有一定的隐蔽性。所以,市民在购物之前,应先问清楚促销的全部内容,在充分了解商家的促销手段之后再选择是否参加。否则现金券花不出去,或要再贴更多钱消费,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广东商学院一位教授也指出,“购物返券”是早期商业促销常用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连环让利形式,要消费者连续消费。由于不同种类商品的让利点不一致,又导致其在消费时有一定的限制———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消费陷阱”。正因如此,近年来一些大的商家已基本上不用这种方式促销。因为这种现金券消费方式如果讲得太清楚,对消费者吸引力就不大;而一旦“打擦边球”含糊其辞,不仅会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从长远看也会影响商誉。(栩/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