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助学贷款最快本月中旬发放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7日11:59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
【南京日报报道】新闻提示:我省各高校开学一个月了,贫困大学生热切盼望的国家助学贷款却迟迟没有到位。是今年新政策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让贷款的发放时间往后延了。负责江苏10所部属院校贷款工作的省中行表示,最快10月中旬第一批贷款将发放到位。 助学贷款为何迟到? 国家助学贷款怎么就迟迟不来?今年刚刚实行的助学贷款新政,比如为银行提供一定额度的风险补偿基金,招标经办银行等,使放贷进度受到影响,对此银行学校都有话说。 银行需要时间磨合 由过去指定四大国有银行操办,到今年的招标经办银行,银行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据了解,9月8日,国家助学贷款中心正式确定中国银行为中标银行,承担全国部属院校贷款的发放工作。全国100多所中央部属院校的贷款突然改变“东家”,要在短时间内放出贷款,工作量非常大。 高校以前的合作银行不一定是中行,现在涉及账户转移等问题,就牵涉到多方利益,需要高校和银行之间互相协调、互相理解。省中行的人士表示,应该说我省部属高校助学贷款的发放进度算是比较快的了——在银校合作尚没有全面谈妥之前,9月23日,省中行就与这10家高校签署了国家助学贷款及全面合作协议,答应先放贷款。 达成这个协议后,这10所院校的贫困生就可以申请贷款了。按照学生总数的20%,每人6000元计算,中行准备了1.63亿元的贷款资金。 财政压力增加 政策变化也使财政压力增加。专业人士分析,过去国家助学贷款,财政只贴息50%。而新政策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补,造成短期内利息支付的突然增加,对国家财政是一个新压力。相关人士跟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省仅中行一家的贷款总额就为1.63亿元,以国家规定的5年期助学贷款利率5.58%计算,一年的利息支出就比往年增加了近500万元。 此外,为避免学生拖欠贷款等带来的风险,今年政策规定,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即由学校和财政各承担50%的风险补偿金,在贷款前交付给银行,这也给财政带来了新负担。 学校责任加大 除了要出50%的风险补偿金,贷款审核权的下放,也使学校在助学贷款发放过程中的责任变得沉甸甸的。 据了解,过去贷款按责任划分,最后审核权在银行,学校只起辅助作用,仅进行初审。现在是由银行下发一定的额度,学校对学生进行逐个审核,这就要求学校进行诚信判断,审核后方能贷款,学校的负担和责任明显加重了。 按照中行的贷款流程,10所高校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时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将对学生提交的相关申请资料进行初步资格审查,并对借款学生名单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公示期后,学校再将借款学生的申请资料报中行审查,并最终确认贷款名单,统一签署贷款合同。 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这套程序走下来,第一批助学贷款将会在10月中旬发到学生手中。 贫困学子焦急等待 往年9月份肯定能见到的助学贷款,今年至今还没影儿。我省高校的贫困学子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在学校报名是报上了,但以后的生活还不知道该怎么办”。昨天,刚从云南来南京读电子信息工程的新生李同学告诉记者,因为家庭贫困,来南京前只凑够了路费和部分学费,“报到时和老师说了情况,学校同意我暂缓交学费。但学费迟早都要交,还要吃饭、买生活用品”。目前他身边的钱加起来不到两千元,对此,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到了国家助学贷款上,“这笔钱对于我就是救命钱!” 连日来李同学多次询问老师何时才能申请助学贷款,但老师的回答却是“再等等”,连老师自己都不知道助学贷款什么时候才能开始发放。某大学学工处负责人表示,在国家助学贷款没有发放下来前,为了解决贫困生的入学问题,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开设“绿色通道”,保证每一名贫困新生都有饭吃、有房住、有书读。 省内120所高校学子还在等下文 与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10所部属院校学生10月份能拿到贷款相比,省内其他的120所高校学生就没那么“幸运”了——招标经办银行的工作至今没有结果。 据了解,本月16日是投标的最后期限,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只有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参与竞标,十几家股份制银行则没给“面子”。今年首次对贷款进行招投标,省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将全省120多所高校分成三组形成三个包。除了工行投标两个包外,其他三家国有银行只看中其中的一个包。四家银行提出的风险补偿金比例也不低,平均达到10%。而按照有关规定,这个风险补偿金不得高于10%,这意味着有银行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很可能被自然“淘汰”。 银行是在选学校,一家国有银行的人士表示,参与助学贷款这等亏本买卖,其实是希望以此与高校展开全面合作,带来学费存款等综合效益。但中行独家中标116所中央部属院校,知名院校就多在其囊中了。剩下省内的高校,他们还是青睐一些规模大的名校,在投标时,也做出了相应的选择。 一些普通院校岂不成了“没人爱的孩子”?省助学贷款管理中心显然早有考虑,在打包时就将学校进行了“好坏”搭配。 无论如何,省内120多所高校的助学贷款问题,近期肯定得落实。但不管最后是哪些银行中标,贷款发放一事已然误了时点,得一拖再拖了。 本组撰稿:南京日报记者 王玥 秦宵喊 (编辑 思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