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2800名下岗职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09:0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按照说的做,按照做的说”,这是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立国办公室门口的一块标牌。丁立国表示,他准备用自己的一生来见证“德”字,这也是他给企业取名“德龙”的原因。 虽然事先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丁立国还是让记者有些吃惊———和人们通常概念中的“大款”相比,这位资产10多亿元的民企老板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这些不同的地方不仅是丁立国还只有34岁,也不仅是因为他丝毫没有少年得志的张狂,更在于他对“德”的诠释,以及他和工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要把‘德’放在第一位。”丁立国说,“正因为我讲诚信,走在街上才会光明磊落,睡觉才会踏实。”如今,2800多名下岗职工正在丁立国的企业里,快乐工作,打造自己美好的生活。 “全世界只有一种人———需要关心的人” 走进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的职工食堂,可以看见高档大屏幕投影和高档音响。大厅内配有444个座位、4台大马力空调,操作间全部配置不锈钢餐具以及全套净化水设备,售饭窗口透明化操作。 这是丁立国关心职工的一个缩影。 去年“五一”劳动节的中午,丁立国来到职工大食堂同职工们一同就餐。 丁立国至今还记得当初的情景:他的筷子只动了两三下,汤一口没喝。食堂的卫生状况、饭菜的质量水平、厨师的技术操作……这些都令他感到十分不悦。 “人是铁,饭是钢,吃不饱肚子心发慌”,这样的食堂,职工在这里能吃好饭吗?吃不好饭,能炼好钢吗?12点半,丁立国从食堂匆匆赶回办公室,接受早已安排好的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电话采访。 采访开始了,第一个问题是:“您每年‘五一’节,想得最多的是什么?” 丁立国的回答是:劳动者。“财富是劳动者创造的,他们的价值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今天中午,我刚刚在大食堂吃过饭,我真想给职工们加上两道好菜呀!” 当天下午,丁立国在职工食堂召开了中层干部现场会。会前,他先领着分厂职工代表把整个食堂“参观”了一遍,让他们把发现的问题一个个提出来。而后,他提出食堂限期整改。 在场的职工无不为之动容。“‘五一’节,董事长想着解决和改善我们的吃饭问题,谢谢董事长了。”“董事长这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工作。”几天后,轧钢厂职工罗军超和姜丽敏来到丁立国的办公室,将一封信交给了他,信的内容是反映食堂问题的。 看完信后,丁立国愈发感到食堂问题急需整改,于是,他提笔在信的末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各位官老爷:看看我们的职工,多么朴实,他们对德龙公司充满了感情……‘全世界只有一种人———需要关心的人’,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关心我们这么好的普通职工。请办公室把食堂改造方案公示,请大家共同建设我们的美食园地。” 该公司投资300万元,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职工食堂的全面改造,建成了一座具有“三星级”标准的德龙美食苑。 如今,职工食堂饭菜品种多样,供应多种风味小吃,特别开设了清真窗口,三五元钱就能吃得很好…… 这个董事长关心职工食堂的小故事,经常被德龙的职工提起。 “生命的震动,使我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为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 1970年,随着农历狗年的到来,丁立国出生在冀东深山的矿区里。 断奶的时候,丁立国被送到了爷爷的出生地滦南丁庄户。上学前,他终于回到了妈妈的身旁———父亲工作的地方丰润。 1989年,丁立国自费上了河北理工学院,“明白了为谁而学,路如何走”。 两年的大专生活很快过去了,来不及拿毕业证,丁立国便踏上了南下深圳的列车。 “可能受家世的影响,注定我要走经商之路。”在丁立国一家三代身上,铭刻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爷爷曾经参加过抗战和解放战争,改变了佃农的命运;父亲伴随着改革开放,成为了县办国企的管理者;丁立国自己则随着“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文章,快速完成了原始积累。 2000年4月,丁立国迎来了事业中最重要的一次挑战———购并已停产两年、资产负债率高达122%的邢台新牟钢铁公司,组建邢台德龙钢铁实业有限公司。两年后,德龙成长为国内少数能够生产技术难度较高、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专业板带生产厂商之一,并由亏损大户变为邢台县第一纳税大户,2003年缴纳利税1.89亿元。 丁立国认为,自己能有今天,得益于几次对机遇的把握。1992年下海,1994年转型做贸易,1995年承租乡企,1999年兼并国企……这些转变使他懂得,个人的理想必须融入时代的特色。 “早在10年前,财富对我个人已失去了金钱本身的意义,仅仅是一个数字。深感收获的是,10余年商海人生体验出的一些经商和做人的道理。” 丁立国曾经历过3次车祸,在第3次车祸中脊柱受伤,在病床上躺了110天,竟奇迹般地重新站立了起来。 “躺在病床上不能动,我思考了很多。生命的震动,使我明白活着的意义是为别人创造更多的价值。”丁立国说,他视这些为财富。 “下岗职工不是包袱,而是企业一笔难得的财富” 在2003年2月15日的《德龙人》上,记者看到了丁立国写的《春节随想》:“德龙文化的核心是以德待人,勤于工作,乐于奉献,乐于助人,在德龙讲的是付出,公平获取。” 某国营企业内退职工王英志师傅,在原单位是一名出色的天车技师,生活的重压让他一度心灰意冷。自2003年5月到德龙上班后,他的激情又一次被唤醒。 短短一年中,王师傅摸索制作出了“天车教练模型”和“天车电路模型”,培养了一大批合格的天车工,使炼钢厂的天车管理实现了质的飞跃。 今年5月,王英志师傅被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热爱企业优秀员工”荣誉称号。同时,丁立国也成为了“全国关爱员工的优秀企业家”。 如今,已有2800多名下岗职工在德龙实现了再就业。“下岗职工不是包袱,而是企业一笔难得的财富。”丁立国说。 2003年,丁立国与其他24名民营企业家共同倡议,在全国工商联系统发起了“让百万贫困农民脱贫,百万下岗职工就业”的“双百万”活动。 在丁立国的推动下,公司在招录下岗职工上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录用员工时,凡是持《再就业优惠证》、劳动部门颁发的各种培训上岗资格证者优先录用。 在待遇上,德龙对录用的下岗职工不歧视、不亏待,采取能者多劳、按劳分配的薪酬制度,他们的工资远高于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 “对人才相对匮乏的民营企业来说,下岗职工是人才而不是包袱。”丁立国一再强调。 “不仅要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还要关心、善待每一名职工” “发展的德龙不但追求企业的发展,更注重培养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德龙人。”从2002年4月开始,丁立国到清华大学读起了MBA。 与此同时,他要求工人们也要努力完善自己。“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因此,培训是公司给予职工最大的福利。” 丁立国每年投入百万元对员工进行培训,并要求在每月下达生产计划的同时,必须下达职工的培训计划。每年,德龙的员工培训多达上万人次。 “不仅要给职工提供广阔的发展舞台,还要关心、善待每一名职工。”在德龙,从无拖欠工人工资的情况,从未发生重大劳动争议事件,并为全体员工及时足额交纳三险。 随着企业的迅速发展,办公、生活设施急需改善,丁立国决定“先职工后干部,先分厂后公司”,首先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 2003年,该公司投资200万元对4幢职工宿舍楼进行了全面装修,实行花园式绿化。同时,开通了闭路电视系统,保证屋屋通电话,还装有公用IC电话机,对职工宿舍楼进行公寓式管理。 据介绍,丁立国已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用于优化职工的生活环境。由丁立国带头捐款组织筹集的德龙职工内部互助基金,至2003年底共累计捐赠5万余元,帮助特困职工累计30余人次。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丁立国说,自己理应回报社会。 10年来,丁立国向社会捐赠的公益款高达1000多万元,为农村兴办电力、水利工程,修路修桥,捐助希望工程,给抗击非典的一线医护人员捐款捐物。 这两年,不断有别的企业想以数倍工资从丁立国的企业挖人,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离开:“不能光看收入,更要看一个企业的前景。在这里,我们感到很有奔头。” 观点:感情的力量温暖人心 文青 随着欠薪、安全事故频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三险不落实等一系列负面新闻见诸报端,在提起民营老板与职工的关系时,人们往往不抱乐观态度。 然而,民营企业家丁立国用一个“德”字诠释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这种新型关系其实很简单:通过以人为本、关爱职工,获得了职工的信任,与职工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企业关爱员工,员工自然也会信任企业、回报企业。在德龙,职工真正找到了自己的家,企业与职工的双赢也得到了实现。 无疑,民营企业考虑更多的是利润最大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漠视职工的合法权益。关爱职工,才能凝聚企业,这实际上也是“人心工程”。激励和关心职工,让他们切实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增强主人翁意识,才能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才能保证企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实际上,“企”字是由人组成的,正是有了人,企业的“企”才被“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生动传神。无论在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人都应该是第一位的。只有始终把职工放在首位,企业才能实现双赢的良好结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