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花自己的钱也不能单图一个“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00:00 温州都市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一款“虽然有着贵金属材质外壳、华丽的屏幕,但作为手机的功能可是稀松平常”的手机,开出21万元的天价,居然也“并不乏人问津,半年不到就卖出了10多部”———如果说这是有些人在暴富带来的晕眩感驱使下,不理智地做出的炫耀性消费行为,我们不妨抱着“同情”的心态来看待的话,一些“经济学专家”极力替它做合理化的辩解,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了。比如某教授就说:只要是按照自己的支配能力购买商品,既可以启动市场,拉动消费,又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是一种正常的消费行为,无可厚非,不应过多反对。(见本报
10月16日4版)

  真是这样吗?我的看法正好相反:即便是合法所得,即便是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任何一个人也没有任意挥霍的自由。

  经济学上有一个“外部性”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消费者在自己的消费活动中会对社会产生一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就是消费的外部性。它使得消费行为不再仅仅是私人的,而是社会的。所以任何一个人在花自己的钱时,都不能单图一个“爽”字,而要考虑到社会影响。

  社会习俗和传统道德也叫“不成文法”。中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传统,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平等现象持强烈批判态度。在当前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5000元的学费就可以让一个大学生家长束手无策的情况下,用21万元买一部并不实用的手机,其“外部性”肯定对社会造成了妨害,当然应该受到社会舆论的批评。

  该经济学教授可能会辩解说,21万元买手机没有错,错的是传统。但身为“经济学专家”,他应该知道,传统的改变需要从“边际”开始一点点“演进”,而这需要时间。不检讨自己的行为而简单地指责传统,那岂不是以道德判断代替经济学分析了吗?在逻辑上不是与“破四旧”无异了吗?

  最后说说“仇富”。我觉得社会上之所以会在一定范围内存在“仇富”心理,除了部分富人“不仁以富”而后又“为富不仁”之外,富人们喜欢用“炫耀性消费”来不断冲撞社会习俗和传统道德等“不成文法”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靠呼吁“不要仇富”是不行的,靠炒作“私产入宪”也不行。惟一可行的是富人群体的理性和成熟,赶紧从暴富带来的晕眩感中走出来。如果富人始终不能成熟,那就只能一切随缘了。郭松民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