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珍贵石兽在荒野中呻吟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09:29 现代快报

  新闻索引:南朝陵墓石刻南京有19处,分布在江宁、栖霞等处。其年代最早始于南朝刘宋,距今约1500年,石刻中地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3种。这些石刻大多位于农田荒野中。近年来,石刻的原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保护不力南朝石刻伤痕累累

  在栖霞街道甘家巷村的公路旁,有3组六朝梁的石刻,从西到东分别是梁始兴忠武王萧
憺墓石刻、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梁安成康王萧秀墓石刻。记者看到辟邪身上布满了裂痕和道道暗红色的纹印。

  萧憺墓刻前的大辟邪下腹部有好几道深达3厘米左右的凹痕,尖利刀具的划痕清晰可见,辟邪肩背上的裂痕被用类似水泥的黄色材料糊上了,跟辟邪灰白的体色截然不同。辟邪四周是近一尺高的杂草。

  萧恢石刻后面是一大块菜地,正浇水的马师傅告诉记者,去年,前任老板承包菜地时把那块石头圈进去了。当时引起了争议,一些游客、老人或是搞研究的要进去,不方便进。今年新老板没圈它。路过的新合村村民王师傅说,这些辟邪在这里,乞丐在这大小便,小孩爬上爬下,糟蹋喽,真可惜!

  甘家巷小学里保存着梁安成康王萧秀的墓石刻,据称栖霞街道新合村村委会当时投资20万元进行了保护。校方在石刻周围用不锈钢护栏围成了两处“禁区”,并设立了标志牌。但记者所见的两排石刻,也满是风化的裂痕。专家在近期调查中发现,萧秀墓石刻的碑文因酸雨腐蚀严重已模糊不清。而据从小在此长大的看门人说,他小的时候,碑文还清晰可辨。

  萧憺墓前的大辟邪怀里抱了一只小辟邪。而十几米远的农田里,一只看上去跟小辟邪大小相差无几的石刻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这是只无头的小辟邪。据了解,这只小辟邪的头是被当地农民打掉的,因为农民传说“大辟邪会拖小孩给小辟邪玩和吃,所以把小辟邪的头打掉了”。大气污染石兽遭遇严重侵蚀

  最关键的破坏因素远不是在辟邪上刻画、敲打。在新合村狮子冲陈文帝陈蒨永宁陵前,有两座石兽,各为“麒麟”、“天禄”,它们被学术界誉为南朝陵墓石刻中的上佳之作。但记者见到这两座国宝时,所见的只是石兽身上深深的裂痕。当地人告诉记者,附近有几个大化工厂,酸雨和空气腐蚀对这些石刻破坏太大。

  国家科委《影响文物保护的环境因素及文物保护环境质量标准的研究》课题组近几年通过对3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调查分析,认为大气污染是损害文物的祸首,降尘、酸性气体和酸雨则是最主要的因素。记者在萧憺墓附近转悠了一下,发现不远处就有化肥厂、炼油厂、化工厂等污染较重的企业。记者看到,几座工厂的烟囱不停地吐着废气,如果顺风,石刻附近便弥漫着一股异味。这些含有化学物质的废气,对石刻产生的侵蚀是最让人担心的。

  记者从有关途径获悉,栖霞区废水和废气污染负荷占南京总负荷的38.14%和16.58%,南京数家重点污染企业集中在该区。而南京19处南朝石刻,该区就有13处。废水和废气的污染对分布在该区内的南朝石刻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而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是这些企业生产中的主要污染物。据了解,二氧化硫和氧化氮使降水中酸性成分增加,形成酸雨。由于大多数文物都是以石灰岩为原材料的,遇到酸雨后便起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即被腐蚀。因此,化学废气形成的酸雨必然对石质文物形成不小的威胁。有关专家认为,空气污染、渗水、日照、雨淋会加速石刻的风化。南京的南朝石刻近几十年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因此风化得很厉害。主管部门保护文物难度很大

  南京市文物局有关人士眼中的难题非常现实,“大气污染肯定是侵蚀石刻的首要因素,但不能叫这么多大化工厂走啊。”关于迁移石刻集中保护的建议,他表示,南朝石刻如需迁移,要先由市文物局制定方案向省文物厅申报,再由省文物厅向国家文物局申报。国家文物局会对申报资料进行审核,并组织专家查看、论证。经过一系列程序后,国家文物局才会决定是否批准迁移。

  栖霞区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化工厂多肯定废气负荷大一点,影响空气质量。但石刻保护是文物部门的事,他们管不到。

  市环保局一位人士表示,他们没有特地对石刻周围的环境进行过监测。他说,没有直接的数据研究表明石刻风化与周围空气污染的关系,他们无法采取措施。至于是搬迁周围的化工厂还是文物,涉及到很复杂的问题,他们也无权决定。

  市文物局有关人士介绍,由于南京各郊区县的快速发展,村庄拆迁、新区建设等人为因素破坏了石刻的原有生态环境,加上雷电、酸雨等自然因素破坏,南朝石刻“生存状态”的确令人担忧。专家感言减少污染十分关键

  “加速南朝石刻腐蚀风化的最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东南大学建筑史研究专家刘叙杰教授痛心地说,“无论是古建筑也好,古矿产也罢,现代工业出现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甚至游人呼吸的废气对文物的影响最大。龙门石窟、敦煌壁画等文物都存在这种问题。最近几十年南朝石刻风化得特别厉害,与周边化工厂排放的酸性物质大有关系。他认为,保护石刻的最佳方法是排除外界不利因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禁止在文物周围排放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或者限制排放量。当然,最好的方法是迁走周围的污染企业。实在不行,与其让石刻成为一堆废石料,不如把它迁走。事实上,英国泰晤士河的治理、中国淮河流域小作坊的关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同时表示了对有关部门管理欠缺导致人为破坏石刻的遗憾。

  对南朝石刻颇有研究的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梁白泉老先生坚决反对集中和馆存保护的做法。他肯定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文物保护艰难的普遍性。他说,不能用把文物封闭起来集中保护的做法远离环境污染。首先,石刻本身有热胀冷缩的特性,不能封闭,筑亭子、盖大棚有时反而会加剧石刻的毁坏。其次,南朝石刻有自己的文化生态学,古人对石刻的选址都是有选择的,搬迁会破坏其原有的生存价值。同时,搬迁过程中很容易毁坏文物。“为什么欧洲街头的古青铜像等文物在汽车尾气、鸽子粪的侵扰中能保存得很好呢?这是因为政府采取有力的措施减少污染,同时用科技方法进行保护。”他力荐原址保护。

  两位学者均提倡用治理污染的方法改善石刻的环境,延缓衰落的过程。同时,加强对石刻保护的管理,成立强有力的石刻保护组织。

  专家认为,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文物受损后再修复是被动性的保护措施,而主动性的保护是创造良好的文物保存环境,即洁净文物周围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目前,环境污染对文物的损害远比人为破坏更大。

  作者:快报记者 许小红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打响
协处罚国安罢赛事件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考研大讲堂 报考指南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京城劣质楼盘备忘录
调查:南方周末创富榜
安妮宝贝笔记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