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何时才能说句真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9日10:32 现代快报 | ||||||||
一石激起千层浪。昨天,快报“愈发看不懂的南京房价”报道,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一些读者纷纷来电,质疑为什么相关行业的主管部门对房价遮遮掩掩?而公布出来的房价经常与市场相差甚远,是统计出错还是另有它因?政府部门讳谈房价 2003年一季度,是南京楼市涨幅最快的时段。南京市房产管理局公布的诸多数据中,惟独缺少最敏感的房价。业内人士称,相关数据有处理过的痕迹。快报记者千方百计,根据
本应该指导住宅消费的价格指数却被模糊、被遮掩了,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开发商借题发挥,疯狂炒作,导致老百姓买房恐慌心理加剧,消费失去理性。“房价统计”离市场太远 权威部门不愿公开房价或许另有它因,但其它同样是政府部门统计出来的房价,不仅与现实相差太大、而且还相互矛盾,实在让市民搞不明白。《南京房地产开发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共预售商品房233.87万平方米,预售额85.38亿元,成交均价仅3651元/m2。南京市物价局统计的5月全市住宅预售均价为4146元/平方米,而在此时段南京市房产管理局根本就没有直接公布过房价。 面对政府统计的滞后性和关键数据的缺失,一些商业调研机构却敢于纷纷抢在政府前面发布楼市报告。南京市某房地产研究中心测算出的6月末七大片区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4650元/平方米,而9月秋交会组委会统计出的已定价楼盘销售均价为5372元/平方米,两个月来房价真的涨了722元/平方米?天真的购房者往往照此盲目跟进,房市虚火由此产生。 由于信息渠道所限,社会调查机构很难像房管部门那样得到全市的房产成交量、成交额,仅靠部分开发商和中介的“自我介绍“,岂不是成了真正的“不完全统计”?统计方法是否科学?分析人员甚至整个机构是否具有统计能力?这些都成为社会调查报告可信度的致命伤。“明码标价”成摆设 南京市物价部门有关负责人向记者明确,每套房屋都必须在售楼处“明码标价”,但实际上极少有开发商这么做。 为方便市民购房,今年7月南京房管部门首先出台了商品房预售网上登记制,除房源数量、面积、楼层等,甚至越俎代庖要求开发商将每套房屋的售价也进行公示,但实践中这也被开发商当作形式“走过场”,或干脆被利用成了虚报房价的“秀场”。由于房价是否“明码标价”的处罚权在物价部门,开发商在网上公示价格时,房管部门对其公然虚报的行为也无能为力。 作者:快报记者 尹海峡 孙洁 夏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