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城墙坍塌 偶然还是必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5日08:10 北京晨报 | ||||||||
10月17日,山西省平遥县古城墙南门附近的17米墙体突然坍塌,使这座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为“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县城”立刻成了国人议论的焦点。城墙坍塌确系古代“豆腐渣”工程引起?在古城保护方面平遥还存在什么问题?10月20日,本报记者前往出事地点进行了深入采访。 记者现场调查
多数平遥人不知城墙坍塌 10月20日,平遥古城墙坍塌后的第三天。 和往年的深秋一样,平遥凉意毕现,白天阳光普照时也只有7℃。大街上游客稀少,见到客人的车夫显得格外热情。“古城墙塌了?”记者问车夫,第一个不知道,第二个是辗转听说,“好像是南门,我带你们过去吧”。 而此时,“平遥古城墙倒塌”的消息,在全国各种媒体上已形成热点。古城虽是平遥人赖以生存的资本,但墙体坍塌瞬间所损失的价值,他们还远远没有体察到。 记者看到倒塌现场一片狼藉,高高耸起的古城墙像被猛兽狠狠地咬了一口,颜色深浅不一的石砖坍成了土坡,足有四五人高。在古城墙外,“南门外广场下沉式工程”基本暂停,但从现场挖掘的痕迹看,此前的工程如火如荼。 古城孔子文庙的看守员说,出事当天他不知道,家里人也没说,只是第二天到太原市买报纸才知道了这个消息,“当时挺吃惊的,就在我家门口,我居然不知道”。随行的车夫曾把听说的消息告诉了妻子:“家里人似乎没觉得什么,要不是你们来,我们都不会来看。”“那些知道消息的朋友们来看吗?”记者问,他摇摇头:“不会,大家不是太关心!” 在坍塌现场,时有路人过来看上一眼,一位中年人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问记者“到底是怎么回事”,而这已经是坍塌发生后的第三天了。有“龟”型之称的平遥古城六门洞开,从哪一个出口到事故现场都超不过20分钟,但“世界文物保护遗产受损”的消息3天传遍了全国,却没能穿透这座城市,多数平遥人竟然还不知道。 城墙坍塌原因 与南门外广场下沉工程有关? 尽管相当多的媒体报道把平遥古城墙坍塌归咎于古代“豆腐渣”工程,但是屹立了600多年的城墙为什么会在此时坍塌呢?坍塌城墙附近的平遥百姓没有一个人认同“豆腐渣”的说法,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定正在进行的南门外广场“下沉式工程”影响了城墙。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城墙本身是有“鼓肚子”的(中部有裂纹,墙体向外突出),“进行这个工程时墙外原本的旧土被挖去了3米多,没有力撑着它了”。还有一种说法是施工挖掘机不断地作业,震动导致墙体松动。 由于多年的积攒,土层把原先的护城河盖住,比真正的地面高出了3米多。所谓“下沉式工程”也就是把墙外的浮土挖开,恢复古城门外原有的面貌。据了解,这一工程已经持续了1个多月。 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柴玉梅工程师在现场作图分析土层时表示:“城墙内部的土质混合交织,夯实的部分确实很少,中间层有相当多的松土。”记者随后的观察证实了这一说法。 山西省文物局古建筑设计研究所所长乔云飞分析:“坍塌的主因应该是墙内部主体结构松动,土和墙体没有拉紧。这段城墙是所有墙体中‘鼓肚子’最为严重的,加上年久失修,仅仅是微小的震动都有可能造成坍塌。” 那么,“下沉式工程”造成的震动有没有可能是坍塌的辅因?这一问题,在场的专家们都没能给出直接的回答。 背靠古城赚钱 两个黄金周所得相当于7个月的收入 在当地人心中,城墙坍塌的消息无足轻重,坍塌的原因更不会有人去深究。对他们而言,古城现有的价值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直观的。 从太原机场至平遥县城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单程280元、往返400元。如果按单程算,除去油钱80元,过路费70元,司机可以净赚130元左右。在旅游黄金时期,司机每天至少可以拉10趟活,1300元入袋不成问题,而这样苦守机场的出租车在白天有30多辆,晚上翻一倍。可见,不用进平遥城,平遥就已经是山西人的“金盘子”了。 在古城中揽活的电瓶车车夫告诉记者,平遥城里一般人的月收入在400到600元,而“十一”假期他开车的收入接近2000元,这已经是一般平遥人收入的3倍。“五一”假期生意更好,能赚到2600元,相当于当地人4个月的收入。两个黄金周14天赚的钱,相当于平时7个月的收入。对吃旅游饭的平遥人来说,一年的收入相当于一般人19个月的收入。 平遥古城在当地百姓心中是他们的饭碗,但饭碗掉了瓷儿为什么大家漠不关心?“关键是南门的城墙塌了,而不是北门、西门或者东门,南城墙根本没有开发成景点,也不会有多少游人到这里来。”车夫说。 保古城要搬迁 进城和出城的搏弈仍在继续 坍塌事故使全国人的目光聚焦于古城保护。对当地政府部门来说,1997年平遥古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保持古城风貌、保护遗产长远,就已不仅是自发的道义要求,而是政府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了。搬迁和搬不动,随之成为政府部门心中长久的痛。略微了解这座古城的人都知道,从古城开发规划到现在,平遥一直持续着搬迁工作。 之所以搬迁,是因为平遥古城面积2.25平方公里,目前人口承载4.5万,而专家认为平遥古城合理的人口上限为2.2万人。政府部门的规划是:在城外建起一座新城,将古城中的一半居民搬进新城,拆除古城周边建筑,显露出“旷野中的一座古城”,将城内居民控制在合理密度,“再现明清小社会的生活情景”。 1997年平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平遥县政府首先从建于元朝的县衙里搬了出来,在新城租借办公场所,此后包括县委在内的80多个机关单位从古城搬了出去,关闭了平遥古城周围的30户污染企业,炸掉了30多根烟囱,关闭了近600个小炼焦炉,希望由此引导古城居民的大规模搬迁。但无奈,多数百姓着眼眼前的经济利益,多年来人们进进出出,古城人口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缩减。七八年过去了,平遥古城的人口依然为4.5万。出城和进城的搏弈一直在继续。就在10月初,远近闻名的平遥中学整体搬迁完毕,被称作保护古城的突破性进展。平遥中学在山西的知名度很高,很多来自县外的学生家长都曾在古城内租房陪读,学校一搬,他们也不得不迁到新城。校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说:“学校的整体搬迁截止到现在花去了1亿多元,拉动了1万多人口出城,很多学生家庭都随着孩子搬到了新城。”车夫反映,新校址附近的房租一直在上涨,已经翻了几倍,“因为租房的外地学生家长很多”。 居住在古城的李广福还没有来得及随孩子搬到新城,但他对学校的搬迁选择了支持。他的儿子在平遥中学念高二,搬迁对于儿子的影响是路远了,原本15分钟的路程现在要走半个小时;原本60元的生活费也提高了,孩子每天住校,光饭钱一个月就是120元,花销增加了两倍。“这是大势所趋,早晚都得搬,我能理解。”李广福说。 当然,更多的古城人没这么痛快。据了解,目前新城的房价在每平方米1100元到1200元左右,这对一般的平遥家庭而言是比较贵的。一位蛋糕店的老板说:“我们就算买了新房子,旧房子一上交,再回到古城里做买卖就要租房,根本不划算。”很多在古城内拥有私宅并利用其经营的居民都有这样的担忧。 如此一来,平遥搬迁仍旧是个难题。不过,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安仰福却不这么认为:“搬迁只是资金的问题。柴油机厂、针织厂、棉织厂、监狱、公安局加上法院,只要资金到位就可以全部出城,这些企业单位会带走相当多的居民。我们设想的平遥也不是一座空荡荡的城市,城内至少还要留2万人,这座古城必须保持它应有的人气。”按照原定的计划,平遥在2005年要完成搬迁计划,资金如果不到位,这一计划的如期实现就打了折扣?安仰福也在感叹:“现在,平遥缺的就是资金。” 保护缺乏资金 一年四千万元的门票收入用在哪儿? 古城坍塌的消息已经令很多人产生疑问,平遥赚的钱哪儿去了?黄金周7天就有上万人次的游客,平遥人还会缺钱吗?用于文物保养维护的资金究竟有多少?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平遥的旅游收入由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惟一的收入渠道是门票。门票采取通票制,120元通票能逛遍所有城里景点。 平遥古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有82%的股份在县政府,担负着很大一部分县财政收入。从该公司出具的报表看,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门票总收入为4266万元,其中30%要返还给景点的管理者,剩下的约2980万元,按照平遥县有关规定,该年上缴县政府的收入为450万,这一部分由县政府支配,用作古城的设施养护等。剩下的2530万元南城楼投资花去150万、中法摄影互换展110万、文物局开支300万、景点的宣传促销费150万。公司规划发展部部长安仰福表示:“剩下的资金大约1800万,要担负景点环卫工人、交警及公司工人的工资,我们还没有计算上缴的税款,最后剩下的才是公司的分红。另外,针对明年的开发,我们还要为正在筹建的‘平遥洪善驿客栈’注入1500万的投资金……可我们并不是年年都有4000万的门票收入。” 实际上,用于景点维护的资金除了政府所收入的450万外,就是私人景点自觉投入的养护资金。安仰福说,从1998年到现在,用作古城的投资包括县政府拨款、上级部门支持、百姓募捐总共达到了3亿元,“1998年平遥县的县财政收入刚刚突破1亿元,2004年达到2亿,按照这个比例,这花去的3亿元已经非常巨大了”。 思考 古城坍塌 平遥失去了什么 平遥,这座全国旅游收入已经排进前三位的县城到现在为止并不富足,这的确是事实。 现在坍塌也已经成为现实,这个损失又有多大?记者询问50万元的修复资金够不够?柴玉梅工程师预测“只少不多”。乔云飞说:“表面上只是旧墙塌了,可以修复,但文化价值的损失谁都说不好……也没法估量。”没有额外的资金用做文化遗产的前期保护,就难免会造成这样的遗憾。 安仰福也向记者感叹:“古城坍塌的阵痛是持久的,如果说我们保护不力,这个说法我无法否认。如果我们有更多的资金,更快地把这座古城保护起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故。古城坍塌,是在给我们敲警钟吧……” 本版撰文 晨报特派记者 张 涛 本版摄影 晨报特派记者 蔡代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