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气温今骤降8℃,石城仍干旱无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6日08:52 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南京日报报道】(记者黄伟清)气势汹汹的强冷空气昨天抵达华北地区,今天上午影响南京,南京气温将骤降8℃。由于近期空气过于干燥,所以冷空气并不能带来降雨。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乾昨天介绍,明晨南京将出现入秋以来的最低气温8℃,不过这次降温中南京地区并未达到“寒潮”标准。

  10月24日,省气象台发布了入秋以来全省首个寒潮警报。方乾说,当一个地区24小时
内降温幅度在10℃以上,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就可视为受到寒潮袭击。虽然此次全省24小时内平均气温将下降10℃,淮河以北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也将降到5℃以下,已达到“寒潮”标准,但是由于冷空气自北向南势力逐渐减弱,南京今天的气温降幅仅在6℃—8℃之间。今天,南京的气温预计将从上午的14℃—16℃逐渐下降,夜间会跌至9℃左右。明天清晨,南京将出现入秋以来的最低气温8℃。所以从降温幅度和最低气温来看,南京还算不上受到寒潮袭击。据悉,从后天开始,南京天气转晴,气温又将逐步回升,气温将维持在11℃—20℃之间。

  通常,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地交汇,加上空气中水分充沛才会产生降雨。方乾表示,南京今年“金秋十月”的降雨量仅为1.8毫米,连续24天几乎滴雨未下,空气干燥、水分稀少,尽管有冷空气“助威”,但因为它的势力强大,暖空气根本无法“抗衡”,所以还是不会形成降雨,石城干旱的局面因此很难缓解。同样,因为空气干燥,这次冷空气带来的只是“干冷”,人体感觉并不会非常难受。

  现在已在霜降时节,方乾表示,初霜一般是在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近地层空气经过辐射冷却,才能让“露”变成“霜”,所以,即使降温,南京明晨还是不会出现霜。

  扬尘天晒衣晒出一层灰

  持续多日的干旱天气,正逐渐影响我市的空气质量。专家提醒市民多喝水,出门最好戴口罩。

  家住常府街35号的艾女士昨天诉苦说,双休日趁着阳光好晒被子和衣服,可晒出去的东西半天就都变了“颜色”,原来竟落满了厚厚一层灰。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教授余志豪昨天说,长期没有雨水冲刷,加之风力较小,灰尘长期悬浮在近地面层,致使我市市区空气透明度降低,空气质量持续下降。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也已连续10多天“轻度污染”。长期干旱,还使地表土逐渐生成尘埃。昨晚到来的寒潮虽然可以补充新鲜空气,但随风扬起的尘土,又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对缓解空气污染作用甚微。

  天气干旱,水分散失,空气中凝结灰尘的凝结核开始减少,其自净能力也逐渐下降。因此,工业生产、汽车排放的尾气,附着在空气中的数量会增多,时间也变长,空气污染同步加重。市民应少在人流、车流密集处停留过长时间。此外,干旱扬尘,脱水严重,市民应多喝水,及时清洁口腔,必要时出门戴口罩。南京日报记者王健

  天干出好菜 菜价无变化

  天气持续干旱,加上今天来袭的冷空气,都不会让市场菜价出现变化。

  市农林局蔬菜基地建设管理处处长隋安明昨天介绍,近期干旱天气,没有对蔬菜价格带来影响。因为地产秋菜已经成熟,并在陆续上市,菜价较为稳定。目前的干旱天气因程度尚不严重,非但没有影响到蔬菜生长,还十分有利于蔬菜的成熟上市。他说,蔬菜种植业有句行话叫“天干出好菜”,蔬菜生长需要水分,但成熟的关键时期稍微“干”一点,有利于水分的挥发和养分沉淀聚积,使得蔬菜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

  据悉,目前上市的地产秋菜主要有萝卜、青菜、包菜、花菜和大白菜等,从基地批发的价格与同期没有太大差别。但隋安明同时指出,若干旱天气持续时间太长,或是冷空气带来大幅度降温,地产秋菜断档后,菜市价格将必然上涨。南京日报记者王健

  水稻收割有利 小麦播种遇难

  天气干旱对水稻收割是“利好”消息。国家级突出贡献稻作专家、省社科院研究员吴永祥教授说,近期的干旱天气改善了田间“小气候”,稻米成熟的品质和程度都有明显提高。干旱天气,还有利于水稻的收割、脱粒、晾晒和归仓。

  但水稻收割后,地面裸露在外,土壤墒情遭到严重破坏,小麦播种成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头号难题”。记者从市农林局农业处了解到,目前我市水稻收割已基本完毕,一小部分小麦也已经播种下地。鉴于当前旱情比较严重,相关部门正组织各区县“抢收抢种”。

  记者从六合区农林局获悉,该区今年小麦播种面积为15万多亩,目前仅完成3万亩,不足20%,且全未出苗。该区今年播种、移栽油菜面积25万亩,其中播种10万亩、移栽15万亩,播种任务已基本完成,可至今全未出苗,主要原因是干旱持续不退,大规模引水灌溉成本又高(约200元—300元/亩),农民一时难以接受。

  小麦研究专家、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郭绍铮教授认为,目前至10月底11月初,是我市小麦播种的最佳时期。而长期干旱将使小麦出苗率下降,生长期缩短,从而影响到小麦的品质和千粒重,严重的话还会大幅度减产。

  郭绍铮教授建议农民应抓紧播种,并在耕地开沟时,留好排水口。待到11月份时,若仍然持续旱情,就应当组织浅灌,以保证出苗成活。到时仍未播种的,必须组织“抗旱播种”,否则将影响到小麦的种植。南京日报记者王健

  旱!行道树提前落叶

  南京今秋还未出现大面积降霜,距离正常的行道树落叶时节还有一段时间。但目前南京街头已经出现行道树大面积落叶,部分原因就是树木缺水导致树叶枯黄、凋落。由于久旱缺水,即使是长江路、黄埔路等地那些树龄六七十年的老梧桐树,也开始提前落叶。

  白下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生产科科长房守贤昨天说,他在园林部门工作了近30年,还未见过哪一年的秋季“干”成今年这样。眼下,他们不仅白天不停地给行道树浇水,有时还需要夜里加班浇水。

  据统计,目前白下、秦淮、建邺、玄武、鼓楼5个主城区,每天用于灌溉行道树、绿岛花木、广场草坪等的用水量约在1500吨左右,相当于夏季用水量的三分之二。而在往年,由于秋雨连绵,这一时节根本用不着给绿化树浇水。

  玄武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经理徐宏光介绍,目前,城区车流量大的主干道,尤其是靠近红绿灯、拐弯处的行道树,由于遭受汽车尾气多,导致树周温度升高,蒸发量增大,因此容易出现旱情。另外,如孝陵卫至马群沿路、312国道一线等郊外地区由于风大,也加大了树木蒸发量,今年秋季特别干旱的情况下,上述地段的树木很容易因缺水而枯死。

  秦淮区园林绿化管理所生产科科长王金元则说,今秋抗旱其实从国庆节前就开始了,最受旱情影响的是那些新栽、移植树木。据悉,去冬今春,南京共移植了上万株直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而一些新修建的道路,如秦淮区的纬七路、大明路,建邺区的河西新区,还有着几千株新栽树苗,这些树木都是最耐不住干旱的,因此仅建邺区目前每日的浇水量就达500吨。南京日报记者双生

  “干病”患者多降温需保暖

  由干旱天气引发的各种“干燥病”近期呈高发趋势。昨日,记者在市第一医院、中大医院了解到,因天气干燥而引起的皮肤瘙痒、出鼻血,以及咽炎患者逐渐增多。而因气温骤降引发的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等疾病也应引起市民重视。

  干燥引发皮肤瘙痒

  记者在市第一医院皮肤科了解到,由于空气干燥等引发的皮肤瘙痒患者占了皮肤科门诊量的50%。该科主任吴振全介绍,患者尤以老年人居多,主要因为老年人的皮肤生理功能低下,皮肤本身就干燥,加之天气的原因,加重了干燥程度,使皮肤脱屑而导致瘙痒。此外不少人洗澡过勤,这样不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加重了病情。

  吴主任提醒,患者住房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适当减少洗澡的次数,少用肥皂,并在洗完后抹护肤品。另外,饮食中要尽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等,少食酸辣刺激性食物。

  咽炎鼻出血者增多

  中大医院五官科最近每天接待鼻出血患者近20人,是夏季的两倍多。咽炎患者就诊率占到了整个门诊量的1/3,每天有30多人。该院五官科孙主任介绍,进入秋季,鼻腔本就缺少分泌液,再加上天气干燥,鼻粘膜水分蒸发快,许多人还喜欢用手抠鼻子,从而导致小血管破裂引发鼻出血。专家建议患者可在鼻腔内点用石蜡油或薄荷油,口服维生素A、E、C、K等,多吃蔬菜、水果。

  近段时间,空气湿度下降影响了人体咽部粘液分泌和纤毛蠕动,使其降低了清洁和保湿作用,促使咽部细菌繁殖,从而诱发咽炎,因此咽炎患者增多。专家提醒咽炎病人多喝温热水,多吃滋阴润喉之品,如百合、银耳等,另外可以用生理盐水或自调淡盐水漱口,还要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降温切记保暖防病

  记者昨天从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部了解到,今晨开始的大幅度降温,容易引发呼吸道、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按以往经验,呼吸科门诊数将比平时增加一倍左右,而心脑血管门诊量则会增加三四倍。

  该院呼吸科主任宋勇介绍,气温下降会使急性支气管炎、流感、肺气肿等病人激增。他提醒市民注意增衣保暖,早上最好等太阳出来气温升高后再出去锻练,此外还可接种流感疫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人,除了添加衣物外还要适当服药。

  此外,据该院心血管病专家江时森介绍,气温下降时血管骤然收缩,极易诱发心肌梗塞、脑梗塞、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此类病人这两天最好不要喝凉水或吃冷食,不吸烟,不酗酒。晨练之前、晚上睡觉前最好喝一杯温开水。

  通讯员 陶崇宁 周向东 龚怡 实习记者 李灿群

  (编辑 草非)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超俱乐部酝酿大变革
中国国际通讯技术展
北京新交法听证报告
南方周末内地创富榜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凤凰卫视中华环姐大赛
高峰那英情感风波
狼的诱惑-终结版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