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手术费吃紧老教授宁死没动一分钱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00:35 辽沈晚报

  1.5万元是他死后所剩的唯一一笔财产,这笔钱他没留给儿女分文,而是将其全部捐献给了家乡的小学。8年来,这个以他名字命名的“奖学金”代替他的生命在铁岭县李千户乡张楼子村小学延续着……

  这位老人的名字叫高广安,生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工程系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多年,他带出的研究生已遍及国内外,编著的教材、撰写的论文和研究出的科研成果
多次受到国家奖励。铁岭县李千户乡张楼子村是高广安的出生地,村里那所拥有200年历史的小学是他的启蒙地。当他几次回到家乡,看到学校的教学条件还十分艰苦时,就决定要用多年积蓄来资助母校。

  1995年3月,高广安先生正式向现任张楼子村小学校长张洪来倾吐了欲在母校设立奖学金的想法。令人痛心的是,正当高广安老人为此事忙碌时,当年6月,他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老人在忍受痛苦与病魔抗争的最后阶段,念念不忘奖学基金事宜。几个月后,医院决定为他实施第二次手术。但此时,高广安的经济已相当拮据,家人征求老人意见:能否动用准备做奖学基金那笔钱?老人不肯。他说,这笔钱会发挥出比治他的病更大的作用。

  1995年11月7日,高老不幸去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老人仍惦念着家乡的小学,他留下遗嘱,让子女们替他完成夙愿。昨日,张洪来校长回忆起往事,眼含泪水,他捧着高广安先生的书信对记者说:“高老先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亲手将奖学金发给孩子们,但这已成为永远的遗憾了。”

  1996年3月5日,老人的大女儿和小女儿赶到张楼子村,将父亲积攒下的1.5万元现金以股金的形式存入当地信用社,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学金,在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对那些成绩优异、道德品质好或有特殊贡献的学生给予奖励。而在学校能力范围内能做的对高广安的唯一回报就是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笔奖学金。

  时间过去8年多了,正是由于张校长的精打细算,奖学基金的基数已经由1.5万元上升到了16700元,累计发放基金5000多元,获奖学生近百人,“高广安”奖学金已经成了张楼子村小学不可缺少的激励机制。“虽然每次对学生的奖励不多,最多200元,最少的才5元钱,但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却是无法估量的,现在,每个学生都把能得到奖学金视为他的最大目标和最高荣誉,它甚至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提到这笔奖学金的作用,张洪来校长的眼里闪动着泪光。

  特派铁岭记者 赵天乙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