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李庆军:承德深洞探险第一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29日02:17 燕赵都市报

  工作时间外,他不是在家潜心研究探洞的器材,就是孤身一人去探洞;他想探遍承德的每个洞穴,将有开发价值的洞穴展示给世人;面对溶洞被毁的境地,他正做着保护溶洞的各种努力。他叫李庆军,是北京铁路分局承德机务段的一名工作人员。

  迷上洞穴探险

  李庆军出生于承德市鹰手营子区汪庄煤矿。在那个群山环抱的山沟沟里,李庆军从小就和山连在了一起。1980年,18岁的李庆军参了军。复员后,他被分配到北京铁路分局洞庙河机务段工作,如愿回到了家乡。

  1988年,李庆军偶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洞穴的报道,他一下子就对洞穴探险着了迷。

  李庆军所工作的洞庙河位于河北兴隆县北营房镇北营房村柳河北岸的山脚处,因过去有洞、有庙、有河而得名。传说中,那里的大山藏着好几个溶洞,是一处处奇妙无比的地方。他在兴隆县县志和洞庙河机务段段志中,找到了有关洞庙河的记载,并找到一张1960年摄于洞庙河的实景照片,照片中有庙、有洞口,他感到传说非虚。只不过是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大规模地开采石灰岩使洞庙河风光不再,溶洞也遭到严重破坏。就这样,李庆军开始探险洞庙河溶洞。

  发誓探遍承德洞穴

  由于缺乏经验和充足的装备,李庆军在一次探洞中险些丧了命。在探洞庙河老虎洞的时候,他拿了2只手电、一把铁锹和一捆绳索就下了洞。但没想到那个洞特陡,加之下雨,里面有泥,他一不留神,顺着洞就滑了下去。当时李庆军心里“咯噔”一下,心想“完了,这下完了”。滑了有大约百十米,李庆军落到了地面,一下子晕了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洞内黑乎乎的,伸手不见五指,四周静得吓人,他只听见自己咚咚的心跳声。那一次,他强忍着疼痛,用了六七个小时,才从洞中爬出来。

  有了那次教训,李庆军开始研究探洞器材,学习探洞的专业知识。

  2002年10月24日,李庆军费尽周折找到了中科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洞穴考古专家时梦熊的家。时梦熊为这个承德小伙子的精神深深感动,向他详细讲解了洞内测量技巧、探洞注意事项等知识,并教他怎样处理突发事故。

  他用了整整3年的时间通过无数次的改造研制出了一个可拆装的探险梯,拆装自如,在探洞中非常实用。他研制的多功能探险杖可当挠钩、可当拐杖也可用于采样,用起来得心应手。如今,兴隆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承德县、隆化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的二三十个洞穴他都探了个遍。李庆军说:“探洞令人着迷,当你真切地见到溶洞中晶莹剔透的钟乳石时,那种满足感是任何没到过现场的人体验不到的。”

  在一些洞穴中,他甚至还发现过距今至少200万年的犀牛骨或石器,这让他对洞穴更产生了探寻的渴望。至今,他探洞发现的包括石器、动物化石、陶器等“战利品”已有了三大纸箱,那是一种成就,也是他洞穴探险的见证。

  为保护洞穴奔走

  在他所探寻的所有洞穴中,最让他难以割舍的还是洞庙河处的溶洞。因为“保护好的话那里非常有开发价值”。为此,他还作了“不屈不挠”的抗争。

  据《兴隆县志》记载:该处自东向西依次排列3个自然形成的水成岩、石灰岩溶洞,溶洞弯曲,较平坦,能行人。其深度不得而知。其中最大的圣佛洞,里面的钟乳石、石笋、石花非常好看。此洞深不可测。当地一位进过洞的老人讲,在洞深处,曾发现了成堆成团的桔红色蝙蝠。1983年,北营房附近的采石场,发现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洞庙原址的石灰岩被大量开采,洞址遭到严重破坏。70年代末,那里的山成了采石场,洞庙原址的石灰岩被大量开采,那一处处溶洞面临着消失的命运。

  1998年,洞庙河机务段迁至承德,李庆军也到了承德。他不断打探着有关溶洞的情况。2001年10月初,得知采石场崩山炸出了溶洞洞口,他决心去探一探。经过精心准备,当年10月27日他组织的一个10余人的洞穴探险队伍来到洞口前,李庆军全副武装第一个下去了……“天哪,空间这么大,3个厅相连,足有200多平方米,溶洞里有钟乳石、石笋、石幔、石花,美极了。”欣喜若狂的李庆军向洞外待命的同伴喊着。但可惜的是,通向两边的洞全被放炮震落的大石头堵死了,无法前行探查。溶洞究竟有多大,至今也成了谜。

  为了保住主体溶洞不被破坏,李庆军奔走于各个部门,他甚至将所搜集的资料和景观绘成一份建议书,转交给了承德市主要领导。眼下,李庆军正在默默地准备器材,准备近期再到洞庙河处去探洞。但他说:“我个人的能力太有限了。”面对记者,李庆军神色有些黯然。

  本报记者:邓学军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