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系大学生偷手机 自称就像拿自己的一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16:16 东方网 | |||||||||
昨日开庭后,张强的一位刘姓同学主动找到记者,他希望通过本报提醒现在的大学生,让他们能够从中引起警醒,反思一下高校教育,尤其是法律教育。 刘同学称,张强是一个看上去很老实、成绩优异的同学,在同学心目中的印象很不错,家庭条件一般,他今年22岁,也没有交女朋友。由于他平时不乱花钱,没出现过透支情况。
事情暴露后,同学们议论纷纷,并分析是“没得耍事”,纯粹是为了好玩,而且当时也没有意识到是犯罪。当张强被警方抓捕后,他们都以为公安机关罚点款就算了,没有想到会通过检察机关走刑事诉讼程序。而且像他这样顺手牵羊被派出所抓到的很多,但大多数盗窃者都没有被判刑。 昨日,他们通过旁听法院庭审后,普遍反映对法律的理解深刻了。同时,他们也认为,作为张强这种学法的学生在盗窃时未意识到犯罪,说明他本人法律意识淡薄;他们这群学生同样在学法,面对此案想到的不是犯罪,而是“大不来点治安罚款”,更普遍反映出法律专业学生法制意识淡薄。 新闻面对面:“就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 昨日宣判后,记者采访了张强。 记者:你是何时通过了刑法学考试? 张强:2002年进校的第一学期一考就过,同时考过关的还有宪法、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因我们不属统招生、是成教自考,但学校将我们和统招生一样管理,而我们的考试要严格些。 记:有同学说你成绩不错,法官也说班主任很器重你? 张:以前的考试我从未考砸过,班主任对我期望很高,但我辜负了他。 记:你学的是法律,为何要偷窃,当时是否想到这种犯罪的后果? 张:当时什么也没有想。偷手机时,就像拿自己的东西一样顺手就拿走了,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手机放在我柜子里面10天,那些天我天天看书,从未想过拿去干什么,一点都没有想到后果。至今也没有搞清楚拿去干啥。对于犯罪的目的、犯罪的动机,都不知道。记得我在警方这样供述时,他们还说我狡辩。其实我是真的不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去偷。 记:你出事后,同学们议论纷纷。他们认为,你是没得耍事,纯粹是为了好玩,法官认为你是在报复,因为你的手机曾被盗。 张:不存在报复。我手机被盗是刚进校时。 记:那究竟是为什么,难道真是没得耍事? 张(沉默大约1分钟之后):或许是想占为己有吧。 记:此事对你的心灵有什么触动? 张:以前没亲身经历,不知犯罪的滋味。自从走进看守所,才对法律、对犯罪有感性的认识。当初读大学是为了考公务员,但由于没把握好自己,走错了路。而今,后悔都晚了。不过,人生道路很长,我要以此为戒,以后还要考刑法研究生,专门研究罪与非罪。 分析:心理失衡引发犯罪 昨日,沙区法院刑庭法官王新立接受采访时称,高校学生犯罪率在近年来不断呈上升趋势。其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造成了他们心理失衡。 王法官称,沙区是我市高校集中的地方。近3年来,大学生犯罪时有发生,几乎每所高校都发生过。今年1至10月,该法院审判了9起,其中8起是盗窃案,1起是诈骗案。盗窃的动机有二:一是获取利益,二是心理失衡。被盗财物有手提电脑、摄影器材、手机、手表、随身听、复读机等。其中手机盗案数量最多,作案学生大多成绩优异。他判过重大一位学生,案发时他还是个班长,两年获得了1万多元奖学金。按理他的生活费已经够了,但他并不是为了搞钱来挥霍,而是看到其他同学富有,自己家庭贫困,心理便失去平衡。为了让富有的同学变得像他一样贫困,他曾经一度还相当崇拜那种江洋大盗,去盗取富足的物质。因为贫富不均的状况,他对现实极端不满,最后发展到变态的地步,最终盗窃了价值两万多元的财物。行窃后他没有变卖赃物,目的就是要让富有的同学变得贫穷。 王还称,在这些案件中,大部分学生都是因心理失衡引起的。马加爵案件的诱因就是心理失衡。另一方面是我国的教育体制呈宝塔型,越往上的尖子心理状态越差,这种人一旦遇上挫折,心理上、精神上就会垮塌。 目前我市大学生犯罪案件虽然是小案,但为了避免扩大成类似马加爵案件,为了减少大学生犯罪,王法官建议高校对每个专业学生专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