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65%的职工是再就业人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0:50 新华网 | ||||||||
新华网重庆11月4日电题:下岗再就业人员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65%的职工是再就业人员 新华社记者苏海萍 “周英群,1760元。”在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缫丝车间办公室,曾经的下岗失业
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在原国有永川丝绸厂的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其生产的丝制品远销印度、尼泊尔、韩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今年以来公司已出口创汇300多万美元。公司副总经理黄勇说:“企业能有今天的成绩,这批下岗再就业人员就是发展的动力!” 和周英群一样,杨君红也是重庆昌州茧丝绸有限公司的一名缫丝女工。杨君红说,每当月底看着领到的工资和奖金,当年下岗时的窘迫就不禁浮现在眼前。2001年,在原永川丝绸厂工作了14年的杨君红下岗,一家人的收入随之减少一大半。而此时,她的孩子才刚刚出生不到2个月。为补贴家用,下岗后的杨君红决定去找一份工作。但一想到自己除了缫丝以外毫无技术,再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杨君红顿时对找工作没了信心。 2002年初,听说原永川丝绸厂被人收购并重新投入生产,杨君红试着报了名。她不知道自己能否被录取,但杨君红暗下决心:如果被录取,7个月的孩子就必须断奶。然而令杨君红意外欣喜的是,新工厂不仅录取了她,而且还承诺每天给她1个小时的喂奶时间。杨君红说:“我现在想法很简单,就是努力干好自己的工作。只要工厂一天需要我,我就会为企业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企业产品销售之所以这么好,在于产品质量高,而产品质量又取决于工人技术的好坏。可以这样说,这批下岗再就业人员给公司带来的是无尽的财富。”公司副总经理黄勇高兴地说。 黄勇告诉记者,新公司成立之初,很多人告诫自己,最好重新招收一些年轻、有一定文化程度的职工。因为原来工厂里三四十岁的工人,年龄大而且家庭负担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然而事实证明,这批下岗再就业人员不但没有成为企业的负担,相反他们熟练的技术却使企业在短时间内步入正轨。今年公司扩建规模,又吸纳下岗失业人员106人。正是他们,为企业开创了飞速发展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