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教育儿子凡事忍让 自己蒙面伤人为子复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4:44 法制晚报 | ||||||||
家住密云的初三学生小谢经常被同班同学欺负。但因他从小就被父亲教育凡事要忍让,故每次挨打后都不敢对家人说。有时脸上有明显的被打痕迹,家人追问,他也是守口如瓶。小谢的父亲看着儿子受欺负,很是心疼。通过儿子的同学打听出打人者是谁后,在一个清晨,小谢的父亲携带准备好的工具,在上学的路上,当着儿子的面,蒙面“教育”了打人者。这口“恶气”是出了,但代价是“面临牢狱之苦”。记者昨日在密云县公安局看守所采访了这位父亲谢某。
一、凡事忍让 儿子从六年级就开始挨打 “我儿子特老实,听话,学习好,上学时所有功课都在98分以上,在学习上从没让我着过急。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表扬儿子,我们全家都寄希望于儿子,希望他考上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在看守所,记者刚提起谢某的儿子,他就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脸上满是自豪。 据谢某介绍,他本以为一切都会很顺利,但情况在儿子上六年级时完全改变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儿子的同学告诉他,经常有人欺负小谢。但儿子却称从未有这事。 “也许一开始我就教育错了。平时不管谁来找我,只要是有关儿子的,我都会说是儿子不好,是儿子不对。在这样的教育下,儿子的性格变得很软弱,不管是多小的孩子欺负他,他都不敢还手。”谢某告诉记者,儿子一味地忍让换来的是频繁地挨打。他上初一后,最多时四五天就被打一回,后来甚至连听课时都被“坏孩子”拉衣襟、捅后背,被告知不许听课,如果不照办,下课就要挨揍。很快,儿子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从初一排20多名下降到初二排40多名,今年初三了,成绩还是不稳定。 二、寻求解决 多次找老师 家长未果 谢某说:“儿子每次挨打从不告诉我,即使我一再追问他也不说。后来我才得知,儿子挨打后被打人者警告过,如果告诉家长,就会更狠地打他。”“我也寻求过解决问题的办法,找老师、找打儿子的同学的家长,但他们均表示同情,却无能为力。因为每次儿子被打除了在校外,就是课间在男厕所里。” 在老师向当事人了解情况时,基本都会被告知“根本没有此事”,老师也只能是提出警告。谢某向打人者的家长谈及此事时,这些家长也多表示要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但实在是管不了,没有办法。 四、暴露身份 鞋子被人认出 据民警介绍,由于事出突然,刘某在被打时并不知是谁打的。由于谢某蒙着头,围观的人也没反应过来。大概一二分钟后,谢某逃进玉米地,等他牵着狗再次走出来时,他已经换了一身衣服。由于没有换鞋,还是被刘某一下子认出来。随后,谢某被抓获。谢某对所犯事实供认不讳。 “我是个法盲,在看守所里我才知道这是犯法行为。我工作快20年了,从没受过处分,相反还受过奖励。这次是因为一时冲动才酿此大祸啊,但已经晚了。”谢某非常懊悔。 经法医鉴定,刘某右侧顶骨凹陷骨折,右眼眶皮下淤血,皮肤挫伤。 “对于儿子经常挨打的事, 我是刚知道可以找派出所帮忙解决的。但如果派出所调解后,孩子还是挨打,该怎么办?总不能天天找派出所吧?如果我给孩子转学,再遇到这样的事怎么办?”就在记者结束采访时,谢某问记者,记者无言以对。 三、替儿出气 蒙面持扳手 袭击打人者 “2004年9月20日是改变我一生的一天。那一天我出了口恶气,教训了那个孩子。”谢某说。 打人的直接导火索是此前一个星期的某天,谢某发现儿子的鼻梁青了一大块,并不时流血。在从儿子口里问不出什么的情况下,谢某找到儿子的同学,得知儿子当时被打后,用了近一卷卫生纸才止住血。谢某听了非常心疼,也非常气愤。 在谢某的再三追问下,儿子这次终于告诉他被打的原由。因为他没有按照要求骂人,于是课间休息时,在男厕所里被同学刘某等几个人暴打。 9月20日清晨6点多,谢某拿着一件雨披出了门,并将一把活扳子裹在雨披中。为了不让人怀疑,他出门时告诉家人出去遛狗。 谢某拉着狗来到自家的玉米地,地边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他将狗拴在地里,等了一会儿,发现陆陆续续有学生出现在小路上。儿子远远地走了过来,就在儿子快走到谢某身边时,他的同学刘某从后边赶上来。 谢某说:“我将雨披披在头上,冲了上去,举起活扳子照着刘某的头打下去。当时我只想为全村挨打的孩子教训教训他。打完人后,我转身钻进玉米地,将雨披和活扳子扔下后就牵着狗回家了。谁知大约上午10点,民警就找到了单位,并把我抓了。” 五、专家意见 关注校园暴力现象、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多年的李燕告诉记者,在校园周边和校园内的暴力现象近年增多,原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几种形式。 忍让型 柿子拣软的捏是许多实施校园暴力者的心态,实际上,正是受害者这种软弱的态度,助长了施暴者的气势,扩大了施暴者的队伍。 今年4月份,西城公安分局破获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主犯是一个16岁的女学生。自今年2月份以来,这个团伙连续作案30余起,抢劫对象大多是中小学生,抢劫财物价值达万元。警方到一些学校调查时,发现有些学生曾遭遇过抢劫,但他们中没一个人到公安机关报案,甚至也没人记下被抢劫的详细时间、准确地点以及抢劫者的体貌特征等,这给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带来了很大困难。“选择中小学生作案,是因他们年纪小,经不起吓唬。即便遇到一两个态度稍微强硬点儿的学生,踢他两脚、揍他几拳后,他也会老老实实,叫干啥就干啥。”这位16岁的少年主犯对自己的行为说得很随意。 点评 逆来顺受的学生们长期忍气吞声,除使财物遭受更多的损失外,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更大的伤害:有的因身体受伤而住院治疗;有的因过分恐惧而精神失常;有的性格发生变化。这种伤害对他们的影响是终生的。同时,由于精神长期处在恐惧状态中,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情绪不稳、心情压抑,学习积极性锐减。 以暴制暴型 “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他加入小帮派,我加入大帮派,让他拿钱给我花!”在学生中,许多人抱有这样的心理,尤其在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身上,这种心理更加明显。据调查发现,曾被抢或被勒索过钱财的学生中,没有把情况告诉家长或学校的占78.6%,报警的只有21.4%。而一些学生开始“拜把子”,在此之后如果再受人欺负,他们就不再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而是通过拜了“把子”的兄弟或姊妹自行解决。同时,一些学生在受到高年级同学的欺负后,也往往会依赖“拜把子”后形成的团伙力量,变本加厉地在低年级同学身上寻找“补偿”:勒索他们的财物,向他们收“保护费”。 点评 用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解决问题,自然是愚蠢的,因为它不但不能让暴力远离自己,反而会使暴力离自己越来越近,使自己完全滑进暴力的泥潭中无法自拔,直至触犯法律。 另外,由于与青少年违法犯罪相关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打击处理手段单一,导致政法机关对此类活动的打击乏力,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之一。文/洪雪 关拧 摄/关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