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香园垂垂老矣盼新生(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15:05 金羊网-羊城晚报 | ||||||||||
岭南画派的“摇篮”日渐颓旧凋零亟待重修,却遭遇资金和产权困扰 本报讯记者孙朝方、实习生邓旭如报道:岭南画派的“摇篮”———广州十香园,这座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庭院,已日渐颓旧凋零,亟待重修,却遭遇资金和产权困扰。 在海珠区江南大道一处不起眼的横街窄巷中,记者日前找到了这处幽静的别院,依旧是青砖围墙,陈旧的木门上挂着“十香园”的隶书匾额。居廉的曾孙女、77岁高龄的居玉华老人是十香园的看园人。 花荣木茂破旧荒凉 园中花荣木茂,放眼皆绿。但几处院墙早已坍塌,破旧的青砖堆在杂草中,有些荒凉。居婆婆的儿子梁先生指着庭院北边说,那里原来是“啸月琴馆”和“金夕庵”,可惜在沦陷时期被日军所毁,仅存部分残墙断垣。居玉华与家人目前就住在保持较完好的“紫梨花馆”里。 “100多年前,居廉就在这里手把手教高剑父他们画画呢!”说起先祖,居婆婆语带自豪。作为授徒之地,房子正对花园,园林美景一览无遗,方便写生。居婆婆说,以前房子前种满了紫藤与凤凰树等花木,还有一座牌楼,更为典雅气派。 图:庞大的十香园如今只剩下迎面这一间房了 阙道华 宋金峪摄 历史文物“俯拾皆是” 从居廉开始,居家六代人一直住在十香园里。为守住这块“圣地”,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持着它的原貌:当年居廉为临摹写生需要,曾在园内立假山、种花木。如今,名为“太湖石”的假山石仍立于“紫犁花馆”旁。而其亲手栽种的“脱衣换锦”,繁茂如初。居廉及其子孙后人的骨灰,就埋在这株花旁,与繁花相伴。 “最可惜的是居廉和居巢的许多优秀作品,在那场文化浩劫中毁于一旦了!”梁先生说起往事,有些痛心疾首。居巢、居廉的画像,居廉画箱、“啸月琴馆珍藏书画”柜、“紫梨花馆藏书”柜、刻有“居廉让之间”的白云石匠等珍贵文物,如今仍存在园里。 “这是居廉当年种花用的花基,那两个意大利花盆是陈树人送给居廉的舶来品……”梁先生带着记者在园中四处“寻宝”。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如数家珍:门外所挂“十香园”横匾,出自晚清广州篆刻家陈其光之手;小路旁一块布满灰土的大石头,是居廉后人在光绪年间所造的“庆祥”石匾……十香园是个不折不扣的文物“宝库”。 珍贵文物面临“危机” 据居婆婆回忆,以前黎雄才、关山月经常造访十香园,怀古惜今。上世纪60年代,陶铸突然来访,说遵照周总理的意思,到岭南画派的根来看看。“现在仍有不少人慕名而来,学生、干部和文人都有。这里还是海珠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梁先生说,只要他们在家,一定会热情接待访客。 然而,经过上百年风雨洗礼,十香园早已“老态龙钟”。长年失修,更使它面临凋败与衰落。其实早在1983年,十香园就被列入“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20多年来,大规模的修整与复建仍“未见影踪”。 缺钱,无疑是最大障碍。对此,十香园面对了太多的无奈与尴尬。居家生活拮据,期盼政府能出面资助。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庄国平再次提出提案,呼吁尽快开展对十香园的修复工作。政府部门也面临着另外的难题:十香园产权不明晰,因该园具有法律效力的产权证明等资料失散,使产权的继承确认困难。十香园的“兴衰亡败”再次浮出水面。 小资料 十香园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占地640多平方米,岭南画派鼻祖居廉和居巢曾定居于此,授徒作学。岭南画派主要创始人陈树人、高剑父,都在此潜心学画。有了居廉、居巢与十香园,才培养出成为岭南画派“三杰”的高剑父、陈树人,才会有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等一大批优秀的岭南画派传人。 十香园由居巢旧居“啸月琴馆”、居廉旧居“金夕庵”和授徒之地“紫梨花馆”等主要建筑和庭院组成。据闻,当年居廉、居巢为方便临摹写生,在园中种植了君子兰、夜来香、茉莉等10种香花及各种草木,故取名“十香园”。 (子琦/编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