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新闻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08:55 汉网 | ||||||||||
许多与记者有关的故事一晃而过,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也有许多感人的瞬间,印在人们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也有一篇篇报道,改变着市民的生活或命运。今天是中国第五个记者节,我们记录了其中6个来自市民与记者的故事…… 一腔热忱挽救一条生命 讲述人:洪四清(武钢耐火材料厂职工) 今年5月8日下午,得知女儿在放学路上被狗咬伤,我急忙赶到医院。看到女儿脸上血肉模糊,我心里又疼又急。 我家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医疗费,直到晚上还没能办理入院手续。就在全家一筹莫展时,王记者传来好消息,市一医院愿意免费为我女儿治疗、整容。王记者还到派出所、居委会调查狗的主人,一直忙到夜里12点多。是晨报记者救了我女儿的命。 当事记者:《武汉晨报》记者王纲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记得当我看到他的女儿时,头部蒙着白布,脸上已是血肉模糊。作为记者,虽然各种场面见识了不少,但当时还是猛地怵了一下。 第二天,稿子见报后,许多人打来电话愿意提供帮助,其中就有市一医院。 如果说,小女孩的整个救治过程是一根链条的话,记者只是其中一环。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让大众知晓这一信息,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那些弱小的、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 记者感言 如果没有世上那些好心人的帮助,记者再怎么努力也没有用。 一次扶助改变一女孩命运 讲述人:方琪(汉口一地产公司员工) 2003年,我表妹童慧在黄冈师范学院读大二,家里突遭重大变故,她爸爸患了鼻癌,妈妈遭遇车祸去世,她面临着辍学的困境。无奈之下,我找到了《武汉晚报》作慈善报道的记者喻敏。 喻敏让表妹准备了家庭情况的证明材料,然后为她四处奔忙筹集学费。开学前,喻记者通知表妹到武汉晚报社领取5000元学费,使她重返校园。 当事记者:《武汉晚报》记者喻敏 坚强是最大的财富 2003年7月底的一天,一个女孩风尘仆仆地赶到报社,希望能得到帮助。她就是童慧,我四处为她联系资助,两次筹得7000元。 目前童慧即将毕业,希望她好好努力,找到一份好工作,帮家里减轻一点负担。 记者感言 我想告诉童慧:“生活的困境只是暂时的,而坚强是一笔最大的财富。” 一次探访成就一对忘年交 讲述人:梅良材(武汉饮料二场退休干部) 2001年8月份,我在晨报上看到记者王浩峰为揭露“飞车大盗”,爬在墙上啃冷馒头偷拍的报道,为他的安危担心。 8月7日,我打电话邀请王浩峰到家里做客,王浩峰下班后赶到我家,还给我带了苹果。我叮嘱他,工作中一定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我成了王浩峰的通讯员,平时在街上一发现新闻线索,就给他打电话。 当事记者:《武汉晨报》记者王浩峰 难忘的朋友 与梅先生结缘自几年前的一封读者来信。几经周折,我在江岸区一个不知名的小巷和梅先生“交上了火”。 从那以后,我们联系密切了。梅先生每天关注着晨报,为我献策、助威。 我有劲,我能行,正是像梅老一样的读者朋友,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记者感言 记者与读者是鱼儿和水的关系,谢谢读者朋友。 一篇报道促成“学习型家庭” 讲述人:杨恩生(武汉汽车工业公司退休职工) 1997年8月,蒋绶将我的收藏故事写成文章见报。此后,我平时总是写些文章宣传收藏文化。 受我的影响,我们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现在,我已在全国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了30多篇文章。去年12月,我们家被评为桥口区“学习型家庭”。 当事记者:《楚天都市报》记者蒋绶 选择我们的生活 1997年夏天,我在报社做文化记者。我整天走街串巷,寻找城市的文化新闻。当年8月,我在武汉文物市场上碰到了年近花甲的收藏家杨恩生。在他小小的收藏馆里,摆满了火花、烟标、酒标、各类门票及冰心、萧乾等名人墨宝,还有一些我不认识的古董。于是,我写了一篇杨恩生酷爱收藏的稿子。 如今,8年过去了,没想到,杨老经历了很多事,仍然没有放弃收藏。 记者感言 我个人倾向于平静的生活,就是贵族生活。 一篇文章伴随她走向成熟 讲述人:张新贵(黄冈师范学院进修教师) 1996年一天,我在一本杂志上读到了一篇散文《我曾为你留起长发》,我以为那是我的故事。作者“樊南方”从此印在了我的脑海。 2002年,我家订了一份《武汉晨报》,我看“苹果周刊”时惊喜发现该版的编辑就是樊南方。因为她的关系,我更加喜欢看晨报,还把她写的那些精美的文字抄在活页纸上,随身携带,有空就读一读。经过学习,现在我也有部分文章见诸报端。 当事记者:《武汉晨报》记者樊南方 谢谢你的关注 被人喜欢总是件好事。那天,一个陌生女孩通过QQ给我传来了一段文字。似曾相识的文字,唤醒了我的记忆。想想,竟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谁传来这样的文字?张新贵。她说,我是你的读者。十五岁那年我读到你的文字,很喜欢。因为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和心情。 “我一直记着,真的。八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等你。等到与你相遇。直到今天看到晨报,看到你在上面的名字和QQ号……” 我好感动。一个读者八年的铭记,真好。 记者感言 读者的关注是压力,也是掌声。有心人的旁观,让我们认识到,每一个字,都要用心灵去写。 一组报道圆了一个安家梦 讲述人:陈平生,铁路退休职工 2001年初,我因按揭贷款购房受阻,于是找到武汉的几家媒体。王迪和她的同事接连到我家采访了两天后,武汉电视台播出了专题片《只为一个家》,引起了相关部门和很多市民的关注。 不久,购房贷款和户口迁移的事情都得到了解决,我终于在武汉有了自己的家。 当事记者:武汉电视台栏目编导王迪 观众快乐我高兴 2001年4月的一天,我收到了一封署名为陈平生的观众来信。陈师傅说退休后特别想回到生他养他的武汉。陈师傅因为经济基础薄弱,没有武汉市户口,只好暂时租房居住。 收到来信后,我到陈师傅家里了解了详细的情况,并做了一期节目。节目播出后,在有关部门支持下,陈师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我很为陈师傅一家感到高兴,没有想到自己做的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能够为这个三口之家带来这么多的快乐。 过了3年多,陈师傅至今还能够记住我的手机号,并经常通过电话问候我,关心我的工作和生活。 记者感言 这些热心的观众,督促着我在记者这条职业道路上更加认真地走下去。 (采写/记者杨万国 王劲秋 摄影/记者陈卓)(来源:武汉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