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拾荒族:寄生“垃圾堆”的都市边缘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11:38 大华网-汕头都市报

  背着一个编织袋,手拿一支铁钩,踩辆破旧单车,拾荒者的身影在城大街小巷时常可见。但他们居住在什么地方,生活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群体,了解他们鲜为人知的生活。

  陋棚汇成“拾荒部落”

  拾荒者们多居住在城中村或中心城区周围较荒僻的地方。在市区大学路中段附近的旷地上,就扎根着一个由湖南、安徽籍外来拾荒者所组成的“垃圾村”。

  站在路边可以看到,构成“村落”的数十间棚屋依池塘而建,棚屋用薄木板、竹竿、木棍、防水布等拾荒获得的“资源”搭成。周围的空地上凌乱堆放着破沙发、旧皮鞋、纸箱、饮料瓶罐、塑料桶等捡来的“宝贝”。

  在一间虚掩着门的棚屋内,50余岁的安徽人阿娟正蹲在地上分拣着捡来的“战利品”。棚屋约有六七平方米,四周不挡风,数块砖头支起了一张木板就是睡床,上面铺着一条拾来的草席和破床单。记者观察到,“村”里的棚屋基本都是如此统一“制式”。

  年景好时拾荒可盖楼

  据一拾荒者介绍,“村民”们大都来自安徽、湖南等地贫困农村,他们一般在清晨六七时就背袋拿钩踩车出发,直到晚上八九点才带着装有“战利品”的大编织袋归家。然后将废品分类后再载送到废品站卖掉。前几年“生意”不错,每天能赚个五六十元,有些人还靠此回家盖了房子。但现在因拾荒者太多,每天能赚个一二十元就不错了。

  两名“满载而归”的“村民”介绍说,他们每天的饭钱不会超过三四元,随便下点面条就对付一顿。有的拾荒者带着小孩,外出“开工”时,就将小孩托付呆在“村”里的老乡照看,或是干脆将之关在棚屋里。

  “垃圾村”隐患待清理

  最明显的就是卫生问题。“村落”里捡来的垃圾随处堆放,蚊蝇滋生;“村民”们的生活用品大多是捡回来的,产生的生活污水也随意排放。拾荒者们自身健康得不到保障,也将各种病菌携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有时不同的“垃圾部落”常为一丁点有限的生活资源或地盘闹翻脸甚至大打出手。治安问题也不容忽视。今年初在市区就发生了一宗拾荒者为抢夺垃圾而呼朋唤友群殴的事件。“垃圾村”人员流动性大,也容易成为违法犯罪人员藏污纳垢之地。近年来,警方就曾循线抓获一批违法犯罪人员。

  垃圾村里推积了大量的废旧报纸杂志、塑料等易燃废品,而且“村民”们还用竹子木棍之类在砖头垒就的简陋炉灶上生火做饭,这些都是导致火患发生的潜在隐患。今年6月13日,殡仪馆后面的垃圾村就曾发生了一场火灾,数十间棚屋在烈焰中毁于一旦。

  对于垃圾村引发的诸多问题,有关人士建议应对拾荒者聚居地予以规范清理,同时建立废品回收体制,对垃圾“村民”们按从业人员标准进行登记,实行垃圾场与住所分离。以消除拾荒者们混乱杂居所造成的卫生、治安、火灾等隐患,也能避免可回收垃圾等资源的浪费。

  本报记者子海林鹏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