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不信任人的“母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03:00 重庆晚报 | ||||||||
刘海明 前几天,南京某高校贴出的一位“伤心”父亲的大字报,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南京高校的大学生发出倡议,建议将11月11日设为大学生的“感恩节”,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但就在“感恩节”前夕,北碚一名15岁的少年由于母爱太重,竟想挥刀自杀(见昨日本报)。
责怪儿子不“感恩”也行,说他不懂事也成,但不管怎么说,因为“母爱太重”抹脖子都是过分之举。但是,这个“自杀未遂”的孩子却这么说:“母亲什么都好,就是不信任人。”原来,这个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大到学习,小到吃饭、穿衣、交友……什么都要管,都想知道。这样一来,孩子失去了思考和发展的空间,由感恩变成了“心烦”,直至做出拔刀自杀的险事。 笔者以为,他埋怨母亲的一句“不信任人”,道出了“自杀”的原因。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作为孩子,大多不会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倘若父母施加的“恩”超出了母爱、父爱应有的“量”,发生质的变化则呈现出某种必然。 为什么父母之爱超过限量之后会变质,费力不讨好呢? 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自古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即:父子之间的关系和君臣关系一样,是上下级关系。既然家庭成员之间存在“上下级关系”,那么,当父母的自然还要行使“管教权”。管教,则包含着不信任的成分。不信任,则意味着思想上的隔膜加剧。 马克思的女儿在回忆父亲的文章中说,马克思首先把女儿当成朋友,其次才是父亲。我们现在的父母只是将自己当成父母、当成长官,而很少是平等的“朋友”。这恰恰是值得我们现在当父母的需要学习的——惟其如此,“不信任人”的母爱、父爱才能不再“广大”,孩子被“母爱”逼得“自杀”的悲剧才可避免。网络编辑:甘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