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提升城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1日09:47 哈尔滨日报

  中共哈尔滨市委副书记、市纪检委书记方存忠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强调要“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功能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必须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积极促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关于实施“文化立市”战略,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整体综合实力问题

  1.认识文化的本质属性。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与人类文明的概念相一致。但是,通常不这么来理解和表述“文化”,更广泛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是指人们在上层建筑或者更特指在精神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人们精神活动的成果,它既与社会结构的物质生产方式、制度存在方式这两大基本层次密切相连、互相渗透,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形态和特点。美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戴维·兰德斯在《国家的穷与富》一书断言,如果说经济发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那就是文化乃举足轻重之因素。从文化的本质来看,文化构成城市的内涵,体现城市的个性与魅力,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来看,发展城市文化有利于树立鲜明的、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有利于吸引外资,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有利于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净化和优化城市人文环境;有利于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城市生活;有利于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因此,文化在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一个国家和城市而言,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先进文化作为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来认识,全会《决定》又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上升到执政资源、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基本属性的认识更加清醒,对文化基本功能的把握更加准确。《决定》中关于文化建设的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在传统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和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我们应该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全新理解和准确把握。按照全会要求,我们应树立全新的文化观,首先,把文化从部门意识提升到全局战略高度来考量。《决定》强调“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往我们把文化建设看作是部门工作和局部工作,就文化论文化,忽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没有把文化从部门意识提升到全局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对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新的估价和定位,对此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其次,从单纯强调文化的社会事业性质向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方向深化。《决定》鲜明地提出“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命题。文化生产力在当代不仅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且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以往我们把文化仅仅看作是一种公益性社会事业,对文化的属性和功能缺乏全面把握和清醒认识,致使文化的经济效益及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作用未能得到充分显现。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文化生产力”这一全新的理念,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高度,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三,把文化从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向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拓展。《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重要思想保证”,要“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提高国际影响力”。这说明我们党对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属性有了新的认识和判断。以往,我们一贯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以文招商、以文兴商”,单纯地把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作为服务服从于经济建设的配角。我们不能单纯地把文化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手段和工具,而应把文化建设提升到社会发展根本目的的高度来认识,为文化建设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到与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位置,推动我市加快发展、协调发展和全面发展。

  2.制定文化发展战略。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这是因为文化事关立国立市之本、治国治市之道、兴国兴市之路。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学习中,我感到,随着我们对文化的内涵和功能的认识逐步深化,文化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方式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美国的文化渗透甚至比战争、比经济掠夺更具危险性。正因如此,国内外有眼光的城市纷纷把城市文化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提出文化发展战略,以文化求发展。国际上,新加坡明确提出,要建成“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亚洲核心城市和世界文化中心城市之一”的目标。纽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也都大力推进“文化立市”、“文化兴市”战略。美国权威杂志《幸福》周刊曾评选出上个世纪世界10个最佳城市。这些城市除了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发达的商贸金融等因素,几乎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良好的人文环境及与众不同的文化风格。在国内,一些发达城市也纷纷制定“文化立市”战略。北京将文化产业作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成分,提出要适度优先发展。上海近年来也确立了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以大手笔进行文化设施建设。广州提出“以文化论输赢”,实行经济社会文化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打造作为现代化中心城市“文化广州”的目标。深圳明确提出并进一步确立了“文化立市”发展战略和“建设国际化城市”发展目标。长沙、大连、太原等城市也提出实施“文化兴市”或“文化立市”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牵动和支撑作用。当前,我市正面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考验,怎样增创新优势,继续加快发展?靠什么增强后劲,继续当好龙头?我认为,应当注重文化,大力推进“文化立市”战略,通过促进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融合,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发展后劲,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明确“文化立市”战略的实质。“文化立市”究竟立什么?我认为,主要是立人、立特色、立形象、立地位,即通过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树立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确立哈尔滨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地位。我们应该认真贯彻落实四中全会关于“加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部署,站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着眼时代发展,立足我市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发掘潜在优势,以建设高品位现代城市文化为目标,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文化建设统筹兼顾原则,既着眼当前,又放眼未来;既考虑局部发展,又顾及全局战略;既满足群众需求,又夯实发展基础,按照省委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总体要求,切实把文化建设摆上突出位置,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认真研究制定《哈尔滨市文化立市总体规划》,对我市的文化立市战略进行科学安排和谋划,并搞好推进落实。“文化立市”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我们应该做好长期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二、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进一步增强我市文化竞争力问题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这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内在驱动力量的企业和行业的总和。发展文化产业是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走势的科学判断,是对文化基本属性的清醒认识,是对文化基本功能的准确把握。发展文化产业既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需求。我们应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1.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力量,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表面看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在竞争中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放眼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发展的主旋律,而其中,文化越来越明显地改变着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把提升文化竞争力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在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一是文化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30年来文化产业一直保持强劲增长,其影视和音像产品的产值,1985年在国民经济中排行第11位,1994年跃居到第6位,并在2000年前后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现在文化产业的产值已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1/3以上,其音像制品的出口占居了40%的国际市场份额。二是文化产业是日本走出经济困境的朝阳产业。1995年,日本提出了21世纪“文化立国”的战略,目前文化产业成为日本国民经济中仅次于制造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三是文化产业使韩国经济再度崛起。韩国经济在1997年后一度跌入低谷,但短短几年内又重新崛起,其中,文化产业最活跃、发展最快,韩国成为公认的文化出口大国。这些情况表明,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文化作为商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不但已经形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今天,已很难找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很难找到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很难找到不体现文化意义的消费,文化产业潜移默化地、日益深刻地融入市场经济的整体。中国一些人自诩为“世界工厂”,但是一些专家已尖锐地指出,中国只是跨国公司的“打工仔”,因为中国缺少“品牌”,缺少“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缺少“文化”。我国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注入文化内涵,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引领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发展文化产业在国内恰逢其势,正当其时。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转型时刻,这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机遇,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处于扩张期。当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00美元,正向3000美元跨越。在这一时期,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相对减少,对精神文化产品需求则相对增加,这就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使其由潜在生产力变成现实生产力。其次,我国文化产业呈逐年增长的良好态势。2001年我国城乡居民直接用于娱乐、教育、文化类支出总额为4555亿元,2002年为5000亿元,2003年达到5500亿元,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再次,入世过渡期的结束意味着我国成为西方国家文化产业的输出市场。随着我国入世过渡期的日益缩短,西方许多国家已经和正在把其文化产业瞄向我国,我国将成为西方文化产品的重要市场。我们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拓展生产领域,扩大产业门类,增加产品品种,使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新的支柱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3.我市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良好基础。我市作为享誉海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坚实的工作基础。一是有特色。我市文化资源具有明显的中西合璧特色、浓郁的地方特点和历史人文内涵,如冰雪旅游文化、音乐文化、金源历史文化、欧陆风情文化和犹太移民文化等,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二是有品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和“哈尔滨冰雪节”经过多年精心打造,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三是有传统。上世纪初,以俄国侨民为主体的大量外国侨民移居我市,带来独具特色的西方文化,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交融中在我市扎根,对我市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外,“哈尔滨之夏”从1961年开始历经27届不衰,成为当年国内“三大”音乐会唯一仍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音乐盛会。正因有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才使第27届“哈夏”的“放歌哈尔滨”原创歌曲创作活动在短期内荟萃了大量优秀作品并取得圆满成功。四是有群众基础。我市市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第27届“哈夏”为例,仅“群星荟萃”百场文艺演出,参演单位达百余个,参演者达2万余人,演出300余场,共有几百万人次的市民观看演出。五是有人才队伍。经过多年艺术实践,我市已培养锻造了话剧、广播剧、音乐、冰雕雪塑、版画等方面的文化创作演出队伍,许多人才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我们必须按照四中全会精神,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整合文化资源,大力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增强我市文化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

  三、关于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健康发展问题

  《决定》指出:要“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按照四中全会精神,站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的高度来审视我市文化建设现状,我觉得,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高水准的文化工程和演出场馆,严重影响冰雪节、哈夏会等重大文化活动正常开展。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不够合理,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低、质量差、数量不足,严重制约群众文化活动健康开展。纠其原因,一是经济欠发达,财力支持不足。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文化设施作为一项社会事业,政府投入这块“蛋糕”切到文化事业这块盘子里也就所剩无几了。二是扶持政策不完善。自1997年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两个相关文件之后,至今已7年没有对有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进行修订,更没有出台新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办法,原有政策也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三是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由于缺乏民营、外资等多元投入机制,仅靠政府单一投入渠道,致使一方面相当多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对建设资金需求巨大,一方面国内外相当多的资本由于没有政策支持,而无法投入我市文化事业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

  针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着眼时代,立足市情,对我市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要按照“文化立市”的战略部署,以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加城市文化内涵、塑造城市良好形象为目的,精心制定各类文化设施建设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那些举办大型活动所必需的、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工程要列入重点建设目标;对那些群众日常开展文化活动所需要的文化场所,要制定出近期、中期、长期完成时限。同时,要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专门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推进落实。

  2.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融资机制,鼓励、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文化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借鉴外地试点城市经验,文化体制改革不是减少政府投入,而是要随着财政收入的增加,保证逐年有所增长的势头。从广东、浙江、杭州、沈阳等试点地区和城市的情况看,政府对重点文化项目、文化产业等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呈现递增趋势。文化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九五”期间,全国各大城市共建成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文化设施就有44个,其中,上海、北京多达六七个项目,就连与我们实力相当的西安也有3个,投资总额4.7亿元,沈阳仅一个文化艺术中心博物馆就投资近4.6亿元。外地成功经验表明,必要的、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政府投资兴建。在不断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应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金,实现投资方式多元化,除国家规定的特殊领域(如新闻媒体)外,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积极鼓励、支持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以捐赠、赞助、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3.改进政府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激发文化事业发展活力。按照四中全会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去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今后,必须改进政府对文化的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坚持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相结合,财政拨款与项目资助相结合,实行资金投入向重点单位和重大成果倾斜的政策,采取重点艺术创作生产“政府购买服务订货制”、大型文化活动社会招标等办法,实现财政投入方式由“养人”向“养事”转变。各类艺术表演院团要在政府继续扶持的基础上,坚持以多种方式面向市场,积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剧目招商机制,采取企业投资经营,企业出资购买,院团借款还本,企业和院团或演职人员共同投资,院团与其他艺术机构共同投资,院团职工参股等多种投资经营方式,吸纳多元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对新华书店、电影公司等转企改制的文化单位,积极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进入政策许可的主营范围,以各种方式吸纳社会投资,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促进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4.加强财税调节,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要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他经济社会发展事业放到同等位置来对待,充分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重点扶持一批重要文化机构和重点文化项目,特别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运用财税政策引导资金投向,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对那些社会效益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利于提高人民文化素质,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事业产业,以及基本建设项目,要通过相应的财税政策,一方面减轻其负担,保证文化设施的更新改造和自身发展;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进行公益性捐赠,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文化设施建设的筹资渠道。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