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红军题壁诗 泥墙藏身68年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4:14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芦山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发现红军题诗,作者身份尚是谜

  “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国与故乡!……”11月3日,雅安芦山县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楼上轻轻地回荡着一首诗歌。当天,这首由红军战士写在一堵泥墙上的诗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

  发现:题壁诗藏身糊墙报纸下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位于芦山县双石镇马家大院,是一座由四幢小木楼围起来的小四合院。记者在这里看到,木楼有两层高,除了楼下新砌了砖墙外,其他保存得较为完好。记者顺着一个陈旧的大木楼来到二楼,楼上的小屋只有10多平方米大小,周围的墙是用篱笆和泥土做成的,题壁诗就写在一堵泥墙上。诗句一共40个字,由右至左用毛笔题写,字迹虽小但清晰可辨,十分工整。诗歌没有题目,落款作者是“涪陵彭家模”,时间“1936年2月12日”。

  67岁的房主杨国英说,他家是上世纪60年代买下这房子的,这堵墙本来一直都糊着报纸,前些日子刮大风的时候,墙上的报纸被吹烂了,他们撕开报纸,居然在墙上发现了一首诗。据芦山县党史研究室董耀君介绍,芦山有很多的红军遗迹,但红军题壁诗还很罕见。

  感人:长征路上红军思乡情

  记者看到,整首诗歌以思念故乡、以及自己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为主要内容。60岁的马负琼婆婆从小就住在这里,是听着红军的故事长大的,对红军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站在墙壁旁,将眼睛贴近诗歌,深情地诵读着“别了,我的故乡,感谢您饯行的三杯美酒。从此长征去,奋勇杀贼,誓死不休……勿悲切,诀别之悠悠!!”在场的人无不眼含热泪。据住在院子里的马建良说,除了新发现的这首诗歌外,屋子里还有另两首诗,都出自一个人之手。在他的引导下,记者在另外一堵墙上看到了两首诗歌,作者均为“涪陵彭家模”。

  探寻:诗歌作者是何身份

  据介绍,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驻扎芦山双石镇时,马家大院作为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住在这里的是军中领导人。当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副参谋长为李特。那么彭家模是谁呢?诗歌被发现后,马家大院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提出了这个问题。记者试图去拜访一些老人,但知晓这段历史的老人现在基本已经去世。记者向芦山县党史研究室的董耀君求解。他告诉记者,当他知道这首诗歌后,就一直在查找“涪陵彭家模”的身份,但一无所获,目前他已与涪陵方面取得联系,尚无回音。

  芦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瑞林分析说,诗歌写得非常豪迈,很有文采,不是一般人可以写出的。因此,他推断可能是文职人员。但到底是谁呢?他也不知道,但猜测,这位作者极有可能在长征途中牺牲了。

  乡亲们委托记者,希望在报纸上向社会征询彭家模的身份,如果读者有知道彭家模的,请与本报联系。

  文/图见习记者涂劲军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