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和乡亲也得讲“制约机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7:02 哈尔滨日报

  一拨又一拨的外商来到民主村,他们采购的商品就是我们常见的干菜。满世界都是鲜菜,还有人吃干菜吗?道里区榆树乡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董云宝,把人们的疑问变成了一个创汇产业,变成了农民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而他创造的公司+农民合作社模式,又使产业化链条更加紧密与坚固了。

  2000年冬天,在外创业多年的董云宝,被乡亲们选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新官上任一团火。董云宝上任头三天就访遍了全村400多农户,结果让他三天没吃好饭没睡好觉。民主村是传统蔬菜种植专业村,全村70%的耕地都生产无公害蔬菜,由于连续两年春旱,村民的夏菜几乎没有收成,光投入没产出,许多人家赔了老本。看着儿时熟悉的伙伴儿们,董云宝怎么也不相信他们会生不起炉子,过不好年。

  不能靠天吃饭。2001年,董云宝从家里拿出50多万元钱,在西郊电管处的帮助下,打了5眼机井,多年困扰村民种菜的缺水问题解决了,夏秋两季全村蔬菜大丰收。

  然而,水的问题解决了,菜的问题又来了。2001年,民主村的蔬菜滞销,村民们只好把成车成车的菜倒掉。村民们又来找董云宝帮助想办法,董云宝突发奇想,把青菜晒干了,啥时候卖出去啥时候算,反正干菜也不坏。

  一论证,大家都说晒干菜有创意,市场也可行。2002年7月,董云宝投资50多万元的干菜厂投产了,一天吃掉二三十吨鲜菜,干菜也全部出口到韩国、日本。

  干菜厂与村民有约在先,以合同价收购青菜,如市价高于合同价,按市价收购。光按合同价,村民种菜每亩地就多收入四五百元,而且还不愁卖。但董云宝却不敢怠慢,因为干菜要出口,就要统一种子、生产技术及收获等许多事儿,董云宝于2002年秋发起成立了民主村蔬菜协会,他亲自当会长,从春忙到秋,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想通过协会来实现“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2003年秋天,道外区万宝镇蔬菜产大于销,几十斤一袋子的茄子最低价只能卖1.5元,村民再搭上一条6角钱的编织袋,最后只剩9角钱。董云宝的干菜厂以每袋2.5元进行收购,6天后,万宝镇的“臭”茄子变香,每袋上涨到18元。农民因此每亩地多收入1000来元,董云宝一去收茄子,村民就抢着要请他喝酒。

  两年的实践,让董云宝又发现了这种“公司+农户”的不足,公司对着一个个分散的农户,合同的效力有时难以体现。公司更多地参与农户生产,有时又分不清责任。董云宝想,报效家乡也不能总是“一锅搅马勺”,必须要有一种新的机制和体制,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于是,他借鉴外地办农民合作社的经验,首先和村里的100个蔬菜生产大户联合成立了蔬菜生产合作社。他的公司和这100个农户平起平坐,即合作又分工,人人交股金,注册成社团法人。在合作社里,董云宝的干菜加工厂以销定产,向合作社下订单,合作社则把订单分配给社员,如出现违约等现象,加工厂跟合作社对话而不是农户,从而在制度上保证了双方利益。合作社的所有工作都由社员们共同商定。由此,董云宝可以抽出身来,专心自己的干菜加工及销售。

  明年,董云宝决定再上一条冻干菜生产线,其效益是烘干菜的10倍以上。再加上原有的两条烘干菜生产线,每天就可加工鲜菜近百吨,民主村因此将成为我市最大的干菜生产专业村。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