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一家人绝望时 他们出现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7:41 华商晨报

  晨报讯(记者 王福日)受病痛和贫困双重折磨的孟宪民夫妇想出了一条解脱之道:双双自尽,然后将孩子和妹妹分别送到孤儿院和敬老院。

  而彻底让他们放弃这个想法的,是两个重要的人,和众多扶助孟家的邻居。

  “这个家值得大家去帮,因为他们家还收养了一位智残女,多善良的人家啊!”邻居
们说。

  贫病交加令一家人绝望

  昨天10时,在位于大东区边墙南社区的孟宪民家。

  狭小的客厅里还放着一张床,床上有一名孟宪民岳父以前收养的智残女,岳父去世后,她便与孟宪民一家生活在一起。

  身体不好的孟宪民在4月份做了免费的肝移植手术,但是没有工作的他之后也做不了任何体力活,妻子付红艳有严重心脏病。为了治病,他们先将房子卖掉又借住在这里,疾病让这个靠低保金维持的家庭一步步地走向破败。

  “几个月前,我和他爸受病痛的折磨,寻思一死百了,就找社区王主任,说我俩要是死了就把孩子送到孤儿院,把我妹妹送到敬老院。”虽然社区王主任极力劝阻,但是孟宪民夫妇俩还是回家把药停了,因为他们再也吃不起了。

  好心邻居“牵线”引来转机

  孟家一个很大的硬皮本子记录了这个家得以“复生”的原因:“人大代表于力主任2000元,社区王主任、王艳各100元,17号楼7单元3楼王姨100元,16号楼2单元5层金戈100元,修鞋店小马192+188元……”

  在这个本子里,有个叫杜宇的人出现了两次,他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大东区人大代表,他的出现,和老孟的儿子小宇有关。

  今年9月中旬,小宇到楼上一个阿姨家取东西时说了一句:“我不读书了,读不起,我爸妈治病还需要钱。”说完低着头回了家,这位阿姨马上电话联系到大东区团委的吴文海书记。很快,吴文海到孟家进行了走访,在临离开时,他说:“孩子的学一定要上,我看看能不能找一个能资助你们家的人。”没过两天,吴书记就领着杜宇出现了。杜宇两次给孟家共捐了4000元钱,他说:“孩子以后的学习我来负责,你家里有什么困难也可以找我。”这句话给了孟家人活下去的勇气。

  就在两天前,杜宇见只有9岁的小宇在洗四个人的衣服,便与吴书记一起到超市里买来洗衣机送到孟家。对此,杜宇说:“我照顾孩子可以,但我不是他的父亲,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帮助他家的原因。”

  邻里合力帮扶一个家

  其实长久以来,孟家所在的社区的社区干部和邻居都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谁家买菜都习惯了给孟家带一份,上楼时顺手放到门口,对门80多岁的老大娘包饺子,总是不忘给孟家送来一份,就连小宇所在的学校小北三校,也给孩子提供了免费的小饭桌。

  “这是一个善良的家庭啊,自己都过不下去了,还收养了一个智残的女子。”邻居们这样说。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