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政绩”要由人民来验收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08:20 湖南在线-湖南日报

  谢石

  什么叫“政绩”?应该树立怎样的“政绩观”?省政府办公厅驻湘西保靖县拔茅村扶贫点的工作思路,给我们如何研究和对待“政绩”问题,提供了进一步探索的视野。

  该厅扶贫点是保靖有名的贫困村,全村219户830人,都聚居在酉水边的穷山僻壤上,
生活、生产条件异常恶劣。是不切实际投入大笔资金兴办工厂企业?还是将有限的扶贫款项搞几个应付检查的“景点工程”?此届扶贫组牢记省政府领导临行前殷殷交待的三个“一定”:一定要因地制宜、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绩观、一定要让群众满意,经得起群众的验收。他们认真倾听当地村民的呼声:不要好看的“花架子”,不要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胡椒面”,而是要切切实实做篇好山水文章出来!

  人心齐,泰山移。干群都想到一起去了,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情。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该村利用酉水河汊发展网箱养鱼,利用高山坡地种植果木,引进了最好的鱼种、果种,请来了一流的技术专家,真正出现了“山上果木飘香、水中鱼儿满箱”的丰收景象。不久前,周伯华省长特地到他的这个联系点检查,走家串户,听取基层群众意见。人均年收入今年至少要增加2000元的村民们争相向他报喜,向他汇报扶贫工作组的“政绩”。周省长肯定了扶贫小组的成绩后意味深长地勉励他们:光我讲好还不行,要群众打了“收条”才算数,希望拔茅村成为全省扶贫典型。

  要群众打“收条”才算数,这是对正确认识“政绩观”最形象的解释。时下,有少数急于出“政绩”的干部,不从实际出发、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考虑客观条件的许可,尤其是不顾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上了一些力不能及的项目、做了一些劳民伤财的蠢事。这些“政绩”,不但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反而引起人民的指责。例如一些不切实际糟蹋土地的开发区、一些白白消耗能源仅仅表面光鲜的“亮化工程”、一些在贫困地区矗立着异常刺眼的豪华楼堂馆所……既浪费了国家的有限资源,又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甚至还给腐败提供了作案的机会和空间。这些讲起来冠冕堂皇的“政绩”,显然在人民群众中是通不过的。事实已经和正在证明这些“政绩”都是地地道道的“败笔”。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败笔”呢?分析起来,不外两条:一是执政意识错位,一是执政能力的低下。“立党为公关大局,为民执政决存亡”。希望那些持着对人民不负责任“政绩观”的人,好好去看看人家是怎么接受人民群众认可和验收的。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