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昆明精神”:不能再沉醉于“小城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2:26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改变小城观念,突破水城文化,开拓春城特色,昆明必将成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名城。

  --金子强

  “昆明是春城、水城、名城、小城(变化中的小城)。”这番对昆明精辟概括的话语,曾出自云南大学马列部副主任、硕士生导师金子强之口。正是基于对昆明的多年研究,金子强对“昆明精神”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改变小城观念,突破水城文化,开拓春城特色,昆明必将成为一个有独特精神的名城。”

  金子强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对昆明的理解不但感性也很理性,昆明的阳光、气候、风土人情更多地给予了他一份静思的空间与时间。他说,这样的气候对于身在其中的本地人来说可能并不稀奇,但对于外地人而言,就可谓羡慕与嫉妒并存了。也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中,昆明人的个性不像山东人那样豪迈、上海人那样精明,更多的是一份平和与温和,也就更能用平和的心态和充裕的时间去辨别是非真伪。但这种平和的性格,造成了昆明人过于无争的心态,显得平和过度,竞争进取精神太少。从明代开始,边远的昆明才逐渐随着汉族的大量进入出现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现象,最初的昆明土著多为少数民族,当汉族到来时,他们用自己宽容、淳朴的包容心,接纳了汉族,并与汉族在文化、经济、联姻等方面不断融合,一代代昆明人也受此文化的熏陶,具有了有别于其他地域的包容度,所有外来的东西,昆明人都能很宽容地去接受它,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有文化。

  昆明城自古至今,都被称作“小城”,20世纪初才不足10万人口,现在虽然有300多万人口,但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几百年来在一个四面环山的坝子中生活的昆明人,坝子文化、小城意识也继承延续得太长太久,小富既安、容易满足、“家乡宝”的心态很浓很沉。金子强认为,只有打破狭小地域的界限,将昆明城扩大成为一个“大城”,昆明人的小城意识才可能突破,这些都是完全可以改变的,昆明不能再为“小城故事”的浪漫而陶醉。

  被昆明所熟悉的南太桥、敷润桥、潘家湾、螺蛳湾等地名,如今似乎只是一个符号了,可金子强却根据这些地名,结合历史、地理、人文,揭示出昆明是一个有着水样文化的水城。五百里滇池在元代时,的确烟波浩渺,就连到明代贡生们要到今天的云大校园内的贡院赶考时,还要租上一只小船,驶到五华山脚下,徐徐徒步上山;昆明城内的6条河,哺育着昆明人时,也将水的轻柔、平和、包容性,传输给了昆明人。这些似水的文化造就了昆明特有的人文内涵与地方特色,昆明是具备一切发展所需的文化积淀,水是充满生命力,也是变化无穷的,有海纳百川气势的昆明,也必定能在不断地交融中变得更强更大。

  虞 南(春城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