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品种老三样 宣传不到位,广州无特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5:32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抱怨,挑不出多少正宗的广州特色食品做“手信”

  本报讯记者孙晶、实习生邬心云报道:连日来,伴随着广州的各大会展,蜂拥而至羊城的外地乃至外国客人真是不少。可是许多游客向记者反映,他们在尽情品尝羊城大街小巷的小吃后,还想“吃完了兜着走”,但寻寻觅觅才发现可以让他们远渡重洋或跋山涉水带给亲朋的广州特色食品实在是太少了。而一些市民也抱怨,“广州特产花样有限,送给外地朋
友觉得很没新意”。记者就此来了个城市大搜查,发现情况真有些令人担忧。

  记者走访了市内的超市、百货商店,看到商店货柜上的广州特产寥寥无几。一些商家甚至把广东特产当作广州特产向外地游客推介。其实,崩砂是大良特产,盲公饼来自佛山,而杏仁饼则属于中山。市场对广州特产的定位比较模糊,特别是很多珠三角城市的特产由于属于广式食品,很多商家在推介时就把它们也当作广州特产。

  据一位多年从事食品采购的人士介绍,目前市场上真正算广州特产的食品品种很少,数得出的有鸡仔饼、豆豉鲮鱼和腊味等。在多家超市的腊味货架上,记者发现最常见的是几个老字号的腊肠、腊肉等腊味食品,价格虽不贵,但对于外地特别是外国顾客来说,烹饪的说明缺乏服务性,更没有任何品牌文化的宣传。据记者观察,仅有一家产品有英文说明,烹饪方法也只限于“蒸煮15分钟即可食用”。这让不少对广州腊味不甚了解的人望而却步。

  而其他的特产如西关鸡仔饼、老婆饼、猪油糕等广州人耳熟能详的食品,在产品开发上也还是“老三样”,在口味及符合新时代的健康标准方面缺乏新的创意。业内人士表示,本地许多食品企业规模小,分散,缺乏实力。基本没有什么促销活动,宣传不到位,很难得到广大消费者的认同。一位来自江苏的游客表示,挑选广州特色的食品给家人朋友一直是他的心愿,但几次来广州都未发现吸引人的特产。

  据有关人士介绍,国内的其他旅游城市,不仅特产品种多,市场开发也很好。例如上海,出名的特产就有梨膏糖、枫泾丁蹄、城隍庙五香豆、高桥松饼、酱包瓜等等。而在上海豫园商城有专门的上海梨膏糖商店,外地游客可以在那里挑选到各种口味的梨膏糖。北京也在近几年大力开发自己的特产,专门在王府井大街设立多家北京特产店,深得消费者的欢迎。

  有专家指出,在欧洲的巧克力,日本的炒米饼、海苔,英国的饼干,澳大利亚的奶酪,泰国的榴莲糖、海底椰等进口食品大量涌入羊城市场,抢占消费者的口腔时,广州特色食品却没有意识到应该做强做大,错失阵地。本地食品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朝着旅游休闲食品方向发展,充分挖掘产品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做响“广州特产”的牌子。(夏天/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