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退回的借读费必须“自愿”捐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5:32 金羊网-羊城晚报

  东导村委会:如果不捐,外来工子女以后就不能在该村小校读书教育厅: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多收任何费用

  本报讯记者鲁钇山报道:从外地到广州打工的张先生昨天致电本报,称他的孩子在番禺区某小学读书,这个学期学校虽然按照国家规定免掉了孩子的借读费,但其后学校所在村的村委会却要求他把退回的借读费“自愿”捐给村里,否则小孩就不要在这所小学读书,这
使张先生感到非常困惑。

  张先生说,他两年前从四川到广州打工,把刚刚读小学的孩子一起带来了,落脚在番禺区东涌镇,孩子被送到东导小学读书。根据当时的政策,他的孩子除了交纳学杂费外,还要交200元的基础建设费和200元的借读费,而村里的孩子只需要交纳学杂费。

  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流入地政府,负责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并要求减免借读费等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当时,东导小学表示,并未收到相关的书面文件,所以借读费照收。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该小学的借读费仍然照收。但开学不久之后,学校就通知子女在校就读的外来人员,取消借读费的文件已经下达,大家可以到学校领回本学期的基础建设费、借读费共400元。张先生高高兴兴地领回了钱,不料接下来就接到东导村村委会的开会通知,开会时,村委会希望大家“自愿”把发回的400元捐给村里,如果不捐,小孩以后就不能在该校读书了。

  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说,东导小学是东导村的村民们集资建立的,光基建一项就花费400万元左右,现在每年的投入也在十多万元左右。该校学生有三分之一是外来工子女。“如果没有外来的学生,我们可以少请很多老师,少花很多钱,让他们捐些钱只是用于学校的日常开支,其实他们没有吃亏”。

  据广东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对待外来工子女读书的收费问题上,广东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准,那就是外地学生和本地学生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任何歧视,不能多收任何费用。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此事进行协调处理。记者观察

  借读费取消了,但由此造成的经费缺口该如何弥补?从目前情况看,有关部门是把解决这个缺口的希望交给了学校。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学校或其创办单位要求外来工“自愿”捐款这种事情也就不足为奇了。

  要想把取消借读费的举措真正落到实处,有必要确保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上的足额补偿,同时建立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经费筹措保障机制,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途。(蕥 嬉/编制)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