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辛酸父亲的信刺痛社会 80代生人回应舆论批评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5日18:32 新华网

  发表评论《“辛酸父亲”的信》刺痛社会

  11月1日下午,南京大学逸夫馆楼左前方的公告栏上出现了一封署名“一位辛酸父亲”的家信,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强烈震撼。截至目前,全国超过15家媒体刊登了这封信或发表相关评论,网络上也出现不计其数的跟帖。一封普通的家书就这样迅速刺痛了整个社会。

  裴鑫,南大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11月1日下午,他从公告栏前路过,看到很多人在围观两张打印的A4纸,出于职业敏感,这位学校电视台记者马上扛来摄像机拍摄。他说,当时有的围观者边看边笑,似乎这是一个笑话;有的则神态严肃,不时发出叹息,心情好像很沉重;更有一个气愤的同学干脆把信撕了,认为信的内容“太偏激”。同学们当时议论更多的是,信的作者不像一个普通父亲,可能是对青年问题有深刻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就是一名有责任感的大学生。

  媒体迅速将这封信推向全国。采访中,裴鑫同宿舍的同学插话说,他爸爸在电话里还问他最近有没有看过“辛酸父亲”的信。

  再看一眼“辛酸父亲”的背影吧:儿子考上大学,长大了有文化了,却没爱心,父亲已分不清谁是谁的儿子;一年给父母写了三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主题只是一个:要钱;母亲下岗,父亲收入微薄,儿子却偷改学费收费通知,目的是多要点钱………“辛酸父亲”的话让人感慨:儿啊,你除了增加文化知识和社交阅历之外,能否长一丁点善良的心?

  以南京大学为主的高校大学生发起给“辛酸父亲”回一封信的活动:或许我的父亲就是那位辛酸的父亲,让我们都来给孤独的父母写一封信吧!随后,南京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的学生倡议设立中国大学生感恩节,“用微笑、贴心的话语和实际行动感恩我们的亲人、朋友和师长,甚至一些后来连名字都不被记住的人。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他们的支撑。”

  一批富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在思考着“辛酸父亲”的信的时代意义。谁造成了父亲的辛酸?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一代学子如何既长知识又长一颗善良的心?在南京,“辛酸父亲”的信成为校园内各种辩论会、研讨会,甚至大学生临睡前“卧谈会”的主题。(孔祥武郁进东)部分大学生的寄生观使父亲辛酸

  是谁造成了一代“父亲”的辛酸?如何抚平“辛酸父亲”的心灵之痛?11月12日,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部分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和学生代表、学生家长代表对“辛酸父亲”现象进行热辩。

  部分大学生“寄生观”不改变,辛酸父亲将越来越多

  某研究生的父亲吴先生在研讨会上向专家们叙述了他为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儿子读高三时,他做生意亏了30多万元,为了不影响儿子高考,一家人瞒着儿子,咬着牙保证儿子的生活不受影响。儿子上大学了,每月给1000元,儿子还向家里伸手。去年,读研究生的儿子要买房,老吴给了他30万元,谁知今年儿子又开口向家里要15万元,欲望没满足,他竟跑回家大吵大闹,声称要踩死老吴,还要到电视台播广告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儿子在家呆几天,老吴就在亲戚家躲几天,说到后来,老吴一度哽咽地说不下去了。老吴说,他真想不通为什么儿子越来越不体贴父母,变本加厉地向他们索取钱财?

  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江苏省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张锡生教授认为,“这反映出大学生的‘寄生’心理,折射出高校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工作上的欠缺”。张教授表示,现在有少数大学生存在心理偏差,他们认为父母和社会都是欠他的,就他不欠别人的,这是一种寄生观,这种人生观不改变,“辛酸父亲”将越来越多。目前,首先要做的是帮助此类大学生从“寄生”转向自立。《“辛酸父亲”的信》实际上是督促学校去反思他们在德育工作上的不足。

  父母呵护过头,助长孩子的“寄生”意识

  “种豆得豆,但家长们辛辛苦苦种下去的豆怎么就没好收成呢?”声称要好好骂骂“辛酸父亲”的葛雷旗先生(学生家长)认为,根子在于“辛酸父亲”缺乏一种爱的能力,他为了儿子一个劲地付出并承受所有的压力,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只知道给予物质,却忽视了心与心的交流。

  葛雷旗讲述了自己的育儿经历后说,通过言传身教让子女领悟到做人的道理,长大后才不会有“辛酸父亲”的烦恼。

  南京中医药大学老师、心理学博士吕航赞同葛雷旗的观点。她认为父母应该在早期教育阶段就引导孩子树立一个完整的价值观,遗憾的是中国家长的补偿心理太重,对孩子呵护过头,以致于助长了孩子的寄生意识。

  表面看来,是家长无私的付出没有得到孩子一丁点的理解和回报,但是很少有家长会反思,他们给孩子的爱到底是不是孩子最需要的。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卢旭东部分认同了葛雷旗的说法后,也道出了他们这辈人的心声。

  小卢称,很多家长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必须完全按照家长的意思去做,没有一点民主。孩子并不是家长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也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家长没有权力为孩子规划好本该由他们自己探索和设计的人生。因为那样很容易让子女形成逆反心理,加深双方的代沟,而且父母们始终都不认为自己有错,而认为自己的出发点是好的。

  南京农业大学一学生代表补充说,其实有时双方都想交流,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父母的辛酸也就是必然的了。但这也不能全怪家长,因为父母的成长环境和知识水平使他们没办法采用一种让孩子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

  “难道神圣的大学给儿子带来的仅仅是虚荣和浮躁?”

  下岗后仅靠经营小生意为生的单身父亲王志翔在发言中说,他的儿子在中学时还十分体谅地帮他摆地摊,但上了大学后就再也没去过摆摊点,说是被同学看到会很丢面子。而且,儿子用钱变得大手大脚了。儿子的变化使王志翔感到很困惑,他质问难道神圣的大学给儿子带来的仅仅是虚荣和浮躁?研究生之父老吴也一直在寻求答案,“为何孩子的学历越高,越不讲道理,越不能接纳和体谅父母”?

  这两位家长的发言都将矛头指向了高校。南京财经大学宣传部部长张圣兵说,除了家庭疼爱“过火”外,学校引导不足、社会机制缺乏也是造成“辛酸父亲”现象的两大因素。学校为何引导不足呢?目前,不少高校在办学方针上都存在一大倾向:科研是高校工作的重头,其分量远远超过了教学,而教学的比重又大大超过了育人。这是高校求生存的无奈之举。因为现在对高校的评估名目繁多,其中考核的重心又落在了课题、实验室等科研项目上,在这一指挥棒下,高校只好将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李学芹郁进东)拒绝被归类 反对以偏概全八十年代生人回应舆论批评

  进入11月以来,《“辛酸父亲”的信》(以下简称《来信》)在网上引发了一场“为人大讨论”。“虚荣,盲目攀比”、“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是这场讨论中,上世纪80年代生人(以下简称为“80年代”)被戴上的两顶“帽子”。然而,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却拒绝被归类,针对“80年代”的各种指责,被他们一一反驳。

  批评者:80年代生人有八大缺点

  有媒体报道称,“有的学生一个月就能花掉两三千元,有女朋友的花费更大,但大学生几乎都没有收入来源,于是在攀比心理和物质欲望的驱使下,他们只好从双亲那里榨取”,“近些年来高校里的学风越来越差……盲目攀比,把额外的负担甩给生活本已不易的父母,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时,甚至会说出一些怨恨父母的话”。

  日前,一篇《坚决不娶80年代女》的帖子成为各家网站的浏览热门。在70年代生的作者眼里,“80年代女”有好几大病症:

  自我。“80年代的女孩子们,几乎都是独生女。独生女们从小就被惯着宠着,天生的以自我为中心,举手投足间透出一股王者之霸气。你是想娶老婆还是想娶女王?”

  享乐主义。“寅吃卯粮对她们而言没有什么可奇怪的。只要财力方面没问题,她们总能紧跟巴黎纽约的脚步。享乐就这样简化为享受名牌。……不过是想用钱来证明自己而已。她们所标榜的个性,如此苍白。”

  精于计算,过于现实。“她们的成长与市场经济同步,从小就学会用经济学武装自己的头脑。……像小鸟一样在外企之间跳来跳去。……基本上是流行什么考什么。……参加这类学习班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顺便钓个金龟婿。”

  这篇网文的观点获得一些人的拥护。有人认为,此类病症在“80年代”身上“常见,且不分男女”。

  有人甚至归纳了80年代生人的八大缺点:虚荣,盲目攀比;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懦弱、缺乏责任感;自私自我,孤独颓废;享乐主义、自理能力差;精于算计、过于现实;缺乏诚信;浮躁,急功近利。

  灰色事件不断给80年代生人抹黑

  其实,近年来,针对80年代生人的批评声,一直都没有停过。

  2003年春,部分高校学生因恐惧SARS传播而“大逃亡”,他们的行为受到许多人的严厉指责。一篇名为《丑陋的大学生》的网文被广泛传播。“不以民族大义为重,不以自己家乡父老乡亲的性命为重,为了保全自己那可耻的生命,只是为了逃避那可能的瘟疫纷纷上演大逃亡的闹剧……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主要担当者,在民族的危急时刻竟然上演如此卑劣的表演!真让人寒心!”

  措辞激烈的《丑》文当即得到网络舆论的回应,“逃亡事件”争论引发成一场针对“80年代”的声讨。“现在的孩子啊,真让人痛心!”“如果爆发战争,他们能出来保卫国家吗?民族的发展还能指望这些‘80年代’吗?”

  今年2月2日,北京少女作家春树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时代》周刊同时报道了少年作家韩寒、曾经的黑客满舟、摇滚乐手李扬,并将他们作为“80年代”的代表,与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时代》用一个词来形容“80年代”的特点———另类。

  “80年代”再度成为焦点话题。“我们期冀着真正的自由,去我们想去的地方,做我们想做的工作,拥有我们想要的朋友”,春树这样说。但是,退学、性爱、放荡不羁、地下摇滚等过多自我元素出现的“残酷青春小说”,并未得到太多的认同。“颓废、混乱、自恋”,高销量招来了不少批评。

  此后,郭敬明等“80年代后”热点人物陆续在文坛上热闹登场,然而抄袭风波、笔战……互不认可的“80年代后”,给这个群体本身就带来了许多是非。

  文化批评家朱大可说,“他们只是一些被商业激素催熟的果子,只能反映市场繁荣,不是文学繁荣”。纷争之后,“80年代”仍然没有获得亮色的评价。

  在一次次灰色事件的推波助澜之下,媒介上关于“80年代”的批评声也越来越多。

  80年代生人:反对被归类,反对以偏概全

  11月10日晚贴在复旦大学BBS上的《来信》,得到的回应基本上都是“这是个别现象,没有代表性”。该校新闻系二年级学生小陈认为,“这样的个别现象哪个年代都有,我不认为80年代生人对亲子关系是冷漠的,你可以去看看复旦的‘亲情永在’讨论区,那里更多的学生在谈论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报答父母的心愿。单纯以为是年代问题,实在有失公平”。

  反对以偏概全,是“80年代”面对指责的基本态度。

  春树上了《时代》,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的代表。但立刻有同辈人说,“像春树之类的只是个人表现……不是说春树另类吗?既然是另类的,那就证明与周边的人是不同的。而以这个‘异类’代表整个‘80年代后’,是不是太可笑了呢?”

  被冠为“代表”的春树和韩寒,自己也不认账。

  记者曾就“80年代现象”分别征询他们的看法。春树说:“我怎么就成他们的代表了,我还不乐意呢!互相不了解啊!我就觉得我跟1989年出生的那些人距离很大。”韩寒干脆表示“这样的提法实在很愚蠢”,“因为‘70年代’和‘80年代’没有什么区别。若非要说有‘80年代’,我不得不是其中一分子,因为我是1982年生的,仅此而已。”

  网络上,“80年代”的平静回应,也得到了网友的叫好声。一位“80年代”女生细声细语地告诉愤慨的“50年代”老先生:“您说的那些毛病,不仅仅我们这一代有,任何年代都会有,也包括老先生您所处的那个年代,不然在抗战的时候就不会有汉奸了。”

  “实际上,穿长袍马褂的指责穿中山装的,穿中山装的指责穿西服的,穿西服的指责穿牛仔裤的,穿牛仔裤的指责染了头发的,这都是一脉相承,实在正常不过。”60年代网络名人王小山为“80年代”鸣不平,对“代际批判”很不以为然。“70年代的人,你们还记不记得前年的《不和70年代出生的人交朋友》?”

  “80年代”反对把这些缺点归结为年代的原因。他们说,这些小毛病的发生有环境的大背景,而这些小毛病成不了大问题。

  “我是1983年出生的。从我出生到现在,伴随着我成长的是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大学一男生表示,“我们还没有走向社会就感到了社会的压力,与此相佐的是我们内心的各种矛盾冲突,我们接受的是正规传统的教育,父辈的道德准则还是我们潜意识里的金科玉律。与此同时,大量的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准则也给我们带来了难以抗拒的冲击。”

  “我有着‘80年代’的一切缺点,但是我认为我是一个很自豪的‘80年代’。我自立、我自信、我有主见。在大学三年的时间内,我已经尝试了各种工作,从超市的促销员到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从兼职记者到网吧网管,我已经不太记得我到底做过多少事情。我大手大脚地花钱,但花的钱都是我自己赚来的。我从来不认真学习,但是我根本不在乎一纸文凭。我不听家长的话,他们虽然比我们走了长得多的路,但这就是他们比我们正确的理由吗?”

  有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有自己的心理感受,成人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感受强加给青少年,不太公平。

  王小山亦提醒批评者不要忽视一个规律:年轻人拥有未来,愤懑也罢,咒骂也好,谁都阻止不了国家社会将来掌握在他们手里。

  事实上,遭受诸多非议的“80年代”,已经在社会上崭露头角,并且带来希望。

  有媒体在总结中国今年的奥运胜利时发现,中国队获得的32枚金牌中,有22枚金牌得主生于80年代,所有“零突破”项目的创造者,无一不来自“80年代”。

  “他们年轻的面孔,张扬的个性和逐渐摆脱了‘为国争光’和‘感谢祖国’的真本表白,让人耳目一新,让观众更深地体会了来自于体育本身的真正魅力。”

  在举国为《来信》痛心的时候,不妨回忆一下这个小镜头:

  “80年代”的冠军们在赛后表白中,感谢最多的是自己的父母。“乒乓男双冠军之一、20岁的陈赛后很酷的表情让人印象深刻,可面对镜头向母亲的表白稚气全显,他坚强地说,“妈妈,我是男子汉,我不哭”。(记者林蔚)···(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